铁娘子董明珠工业精神的书卷故事字里行间折射出她在物品世界中的不懈追求

铁娘子董明珠工业精神的书卷故事字里行间折射出她在物品世界中的不懈追求

董明珠:从铁娘子到全球企业家,追求工业精神的故事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董明珠以“铁娘子”之名,在商海中搏击了二十年,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业务员成长为知名女企业家。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淡泊自持地表示:“要有吃亏的工业精神,这在这个人人都想赚快钱的年代,看起来不合时宜。”

董明珠是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格力的副董事长、总裁。她渴望用吃亏的工业精神支持中国创造之路,并希望格力能够成为未来服务于全球的大型企业。

专业化与多元化

过去,有人担忧格力走向专业化已经达到“天花板”。然而,格力近年的增长速度却更加迅速。从1991年到2001年,格力的产值从4亿元增加到了56亿元;再到2010年,产值由56亿元增至600亿元;而2011年的目标是将产值增加至800亿。

董明珠认为:“我们发现走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别人担心格力的业绩能否持续增长,而她则认为关键在于是否能不断创新产品,不断改善人们生活。如果能做到,那么企业才具有可持续性;否则,即使多元化也不可持续。

与两年前相比,现在格力有了更清晰的战略定位——早日成为全球制冷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局限于家用空调,还拓展到了商用空调和特殊环境,如飞机上的空调。在公共环境中,比如远洋货轮上,都能生产出适用的空调产品。

高精尖产品与产业升级

同时,格力一直关注高、精、尖技术,如上游电机和压缩机领域。虽然中国电机尚未世界领先,但正好是格力的优势所在,因此它正在推动产业向前一体化。

为了实现目标,一直以来保持每年增长200亿人民币,以每年的800亿为基数,要达到2000亿规模还需要6~7年,所以坚持专业方向。而当制定战略时,她希望的是让公司走向世界,用产品改善人们生活,我们追求的是不是做强者,也不是要打败谁,只是在竞争中相互取长补短。如果怀着要挤垮谁的心态,是低级竞争;如果怀着改善人们生活理念,则可以共同发展,在竞争中相互取长补短。不同理念结果自然不同。

渠道管理与核心技术

有人说专业化会使得专卖店商品单一影响经销商业绩扩张和积极性。但董明珠认为,不是商品多少决定渠道活下去,而是销售渠道真正活下去靠的是服务意识和产品品质。“你产品好、服务好,即使店小,也会有市场。所以关键是品质。”

核心技术同样重要。在多元化浪潮下,与其他公司不同的策略思考就是由于专业化才有领先的地位,可以创造更大的市场。2010年, 格力投入了30亿用于技术研发目前拥有三个研究院以及4000多名研究人员,在更高端技术层面进行研发。而对于如何实现良性循环间关系,就像曾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不创新就等死”,但又不能急功近利,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比如看到内蒙古冬天取暖缺煤的情况,就感到自己应该加快推广离心机组来节省使用费用。这并非只是为了赚钱,而是帮助消费者,让他们通过你的产品得到便利,你们自然也会得到回报。

其实,对于技术创新的感悟也有一个渐变过程。当初她只以为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好就是创新,现在她则认为,只有你的产品真的改进了别人的生活,你带来了独特且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事物,那才叫真正的创新。“乔布斯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除了科技创新的感悟变化,她对于质量控制也有深刻理解。她指出:“生产100万~200万台空调很容易保证质量今年3800万台怎么保证呢?就要建立一个监督别人,同时接受别人的监督的一个完整体系。”这包括设计、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可控系统。而她的观点也是“人的质量更重要”。

管理制度并不意味着没有严厉标准,因为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便无法维护这么庞大的人员队伍。此外,她常以红绿灯作比喻,如果过度讲究人性话语撤掉红灯,那么交通秩序就会失去,没有安全也无人性可言。不过,这并不代表不能进行管理改革,最好的制度应符合自己实际情况。

最后,对于渠道模式方面,她主张不断根据现实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新形势。她开设专卖店更多注重店员行为开店标准,以及消费者满意度。这就是诚信共赢思路,即诚信指能够做到的,而共赢既包括厂商之间,又包括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只有消费者的源头稳固,便可保住整个链条运行下去。这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会放弃探索新方法来提高自身价值,使其成为永恒存在的一部分,更是一个灵魂驱动的人生旅程。在这里,请点击了解更多励志人物故事:http://www.li96.com/lizhirenwu/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