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秘龚全珍的传奇事迹
在那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位名叫龚全珍的女性,她用一生的奋斗和无私奉献,书写了一段令人敬佩的篇章。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里,龚全珍以她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仅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支柱,更是社会的一面旗帜。
回望她的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她如何从一个普通农村女孩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并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尊敬的人。她的故事,是对理想主义者的赞歌,也是对爱情、信仰和责任心的一次深刻探讨。
1957年,一位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放弃了他的职务,回到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务农。龚全珍选择跟随丈夫,而不是留在繁华都市追求自己的梦想。她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决定,因为她知道,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人生选择。而这,就是他们共同的事业之初。
甘祖昌虽然退役,但他依然保持着将军的心态,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改善生活条件上。他修建水库、建造学校,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帮助周围的小伙伴们。这一切,让他成了新中国第一位当农民时期还能像将军一样工作的人。而龚全珍则是他的坚定后盾,她没有因为丈夫改变职业而感到羞愧或失落,而是在家中养育子女,并且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她到同乡的小学当校长,从此开始了她的教育事业。在那个年代,小学条件艰苦,但她却没有丝毫犹豫,在那里待了13年。后来,她又被调往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学继续担任校长,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一贯高标准、高效率地工作着。
1986年3月,甘祖昌因病逝世,当时只留下给妻子和儿女三枚闪亮勋章。那份铁盒子里的勋章,是他毕生的荣誉,也是对妻子的无尽承诺。尽管如此,龚全珍依然没有放慢脚步,她继续致力于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广大群众做出了更多实事好事,最终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那些曾经作为“感动中国”的人物,其背后的故事都是那么精彩纷呈,他们用实际行动点燃希望之光,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到什么才真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