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谈妥协如同大自然中的花朵成长需适时开放
任正非谈方向:如同自然界的演化,坚定不移需适时妥协
清晰的方向来自于灵活调整
一个关键的品质是方向与节奏。他的水平就是恰当的灵活性。坚定的正确路径源自灵活、妥协和宽容。
一个明确的路线,是在混沌中孕育出来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路线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化的,它常常又会变得模糊。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恰当的灵活性,是使各种影响发展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和谐共处,这种和谐过程叫做妥协,这种和谐结果叫做灵活。
妥协这一词似乎人人都懂,用不着深究,其实并不然。妥协所蕴含的情感与实践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华为公司中的干部,大多比较年轻,血气方刚,干劲十足,不大理解必要的心态调整,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我们审视中国历史上的变革,虽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的理想。我认为,对待它们所处时代环境,他们的手法太过激进、太过僵硬,冲破障碍的手段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躁或全面,一定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这本质上就是缺乏灵活性。在某些时期看去,它们方向仍然紧紧指向前方。
我们的今天提出了以现金流为王、利润流稳健、人力资源效率提升,以及通过分权制衡将权力通过授权行权监管方式授予直接作战团队,也是一种转型。在这次转型中,或许与二十年来的决策路径有矛盾,也将涉及许多人的机遇与前途,我想我们相互间都要有理解宽容。
宽容乃领导之道
为什么要对各级主管说宽容?这同管理工作本质有关。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人打交道。不论如何,把管理定义为“通晓别人如何工作”的艺术。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重要性的真相立即显露无遗。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将这种差异称作宽容,就是接受不同的人之间差异。大有人文天地智慧之士能否聚集在组织目标旗帜下,全靠管理者的心胸开阔。
宽容是一股力量,而非软弱体现出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次牺牲,只要掌握主动权便可。而被迫或无奈退让不能算作真正的宽容。
只有勇敢者才懂得何谓真诚之心;懦夫绝不会施展其技巧。这一美德属于那些懂得它并能运用于实际行动的人。
只有透彻理解才能团结众多伙伴共同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能减少坚持正确道路上的对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坚守正确路线,与妥协并不矛盾,有时候反而是对坚定不移正确路线的一次宣誓。
当然,方向是不可以折中的原则也是不可动摇。但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尝试寻找折中的方法,只要它对于最终目标推进至关重要,为何不能稍作考虑?当目光清楚后,如果此条路无法通行,我们就稍微绕远点,即使如此也比原地踏步强多少?为什么总须直撞南墙?
有些人的眼里,看来妥協似乎只是软弱表现,因为只有毫不犹豫无条件,那才显示出英雄气概。不过,这样简单粗暴且双边关系只允许征服还是被征服,没有任何余地,让他人也有机会表达意见或提出建议,不过这些都是为了生存,因为这是基于理智,而不是意气消散。
“承受”其实非常务实,又通达善变,如丛林智者般明白何时接受他人的承受,或向他提出承受毕竟人类需要生存靠的是智慧,不仅仅情感反应。
“承受”并非意味放弃根本原则,一味让步。“明智”、“适当”的让步是一种交换游戏。在追求主要目标上,可以在次要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退让。这类“承受”既不是完全放弃原则,更不是片面追求小利益忽略了整体效益。而是不明智且缺乏全局考量或者固执执行局部优化却失去了整体效益增值的情况发生。此外,不明觉厉,“随波逐流”,甚至因为一次偶发事件导致整个项目失败,则更难以辨认哪个方案更佳,而且往往付出了代价但未必获得预期收益,因而不得不进行重新评估,以防止重蹈覆辙。
一种高超艺术——学会屈伸,要么能够从一种角度看到问题,要么能够改变角度看待问题;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怎么说话,却不知道怎么倾听,那就永远不会聆听另一半的声音;因此,当你给予对方话语空间的时候,你就在扩张自己的世界。你应该成为那个能打开世界的大门的人。你应该成为那个能听到声音的人。你应该成为那个能看见事物的人——这个世界充满了惊喜等着你的发现;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开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