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楷模王峰社会中的悍匪与书生
王峰不是中国IT界第一个创业的VP,也不是最成功的一个。但他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悍匪,一半是书生,王峰的两面性让他能够迅速完成从职业经理人到老板的切换。
离开金山
哥们儿,你不要以为我天天跟你讲话像个土匪,其实我骨子里知道在场面上怎么混。在金山,我夹在两个人中间,一个叫求伯君,一个叫雷军。但我活得很好,我跟他们俩都合得来。我有老求那一面,他的玩儿和生活会跟我分享。他不跟我谈工作,偶尔我跟他谈起公司最近怎么样,谈完了,他说,哦,挺好。其实他没听懂,但他觉得王峰的语气很坚定,肯定都是对的。但是到了雷军那儿,他就很认真跟你讨论工作,我也很认真。我在金山的工作方式,每天平均跟雷军开会聊到晚上十点。
这两个人中间,我不能说我起了调和作用,但是确实关系都挺好。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就像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候的周恩来。在金山待得很舒服。一直到2006年底,我觉得没有空间了。那一年,我确实心情复杂。我倒不是说一心想当CEO,但我没空间了。我承认,这和金山还没上市也有关系,即使上市我也觉得金山成长太慢。刚做游戏的时候,我一度觉得我们能做到盛大第一、网易第二、金山第三,但后来发现,我们在战略上还是保守了。那一年,有完美时空和巨人的出现,它们往前冲非常猛。而我们虽然改革不断,却总是在关键时刻遇到问题。机构太沉重,我们无法掉头。
我们慢了,而这个慢I不能阻挡。当时走人非常多,有我的手下直接被挖去做COO。我尽力留住员工,只为熬夜陪他们聊。当2006年下半年,有一次,在金山柏彦大厦楼下的凉亭蹲了一小时,那是一种落寞的心态。我想了很多,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想要留住员工,你必须比他们成长速度快。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就会不断有人离职。
2006年12月,当一切准备就绪时I提出了辞职报告。那时候的心态就是不想干了,不再给建议,只想摆脱一切。这让我感到释然,因为大家似乎都认为这样可以,让少数几位重要的人继续推动公司发展。不过,当I决定离开之际,与雷军的一次私下交流尤其难忘。他告诉过I,如果有一天愿意自己干事业,他将立刻提供帮助——甚至可能赠予1,000万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这份支持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因为它意味着即便背弃曾经共同度过无数个午后的友谊与信任,也依旧获得理解与尊重。
IDG对我的影响最大,他们表示如果要独立创业,将全力支持并提供资源。此外,还有其他IT大佬邀请过包括韩国NCsoft CEO等,以全球副总裁身份引诱而未果。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正如一些朋友所言:“只有勇敢地站出来,把握机会。”所以,在2007年的某个春日里,当回忆过去与展望未来之间交错之处,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仿佛远去了,而新的旅程却迫不及待地开始展开...
古惑岁月
出身于四川的一个兵工厂家庭,对于少年时代充满枪声弹药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而战斗,所以对于环境以及自己的性格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既可称作“野性”,又或许更接近“双重性格”。从小接受的是各种口音混合的大环境,这样的背景塑造出了一名既善于应变又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人物形象。
随着时间流逝,从中学老师转变为北京的一名打拼者,是一次彻底改变命运的小插曲,没有同学,没有朋友,只剩下一颗迷茫的心灵。不知何去何从,却不得不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但又带着希望的小径。这样的经历,为后来的每一步奋斗增添了一份坚韧,不仅如此,更成为那些困境中的锻炼,使得以后的决策更加慎重,并且坚持自立自强,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段旅程,是如何塑造今天那个90后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