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知名人物高会军信念为青春筑起坚实支撑
90后知名人物高会军:信念驱动学历蜕变,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突破
在高会军的履历表中,中专、自考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全日制本科教育一格中仍是空白,但他却是哈工大职称晋升名册上唯一由讲师晋升为教授的人,也是哈工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从自考本科毕业到博士生导师,这段华丽转身背后的支撑,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和信念的坚守。
没有高中文凭,但15岁时,他选择了去陕西第一工业学校读中专。简单的心理愿望就是毕业后能立即工作,为贫困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另外一种目标或者说是理想隐约萌动。他相信自己总能做出点什么像样的东西。全身心投入学习,使他的成绩一直排名第一。在专二级时,他开始准备专科学习考试,熬夜和早起成了家常便饭,用别人用过的旧资料埋头苦读,最终在别人眼中他似乎从来不知疲倦,顺利通过了13门课程考试。
虽然作息时间不规律,条件艰苦,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没有忘掉自己的追求。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即使是在机床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或许睡着了但醒来又接着学,那些沾满机床油渍的书本印证了那段刻苦岁月。“记得为了节省车费、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在古城西安往返于单位、报名点和考场;记得那时的生活常常是入不敷出,常常需要借钱买资料、交报名费;还清晰地记得遇到难题、彻夜难眠又无人请教的那种痛苦与无助”,那些经历让高会军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进的决心。
“谁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苦,只是在黑龙江长大,我们有敢吃苦、不服输的大庆精神、大铁精神、大荒精神。”两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全部15门课程一次性通过,本科毕业证书如期拿到了。这份成就,让他决定再次挑战——攻读研究生的学位。
要考研,就必须把工作丢掉,没有工作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一点点积蓄和家里的支持度过那段埋头苦读的小屋子。但结果令人惊叹:350多分好成绩,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在硕士期间,每天早起听英语广播、大声朗读参与英语角……坚持两年,以此为基础,再次踏上了攻读博士学位之路。
2001年,他顺利进入哈工大航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开始搞科研,并摸索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他力争把研究工作做到最好,在优越条件下奋斗。发表几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是哈工大的控制科学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全国优秀论文的人之一。
2005年至2007年间,他前往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得两个著名基金资助。在考虑留在国外还是回国时,他带着感情和责任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博士生导師,将精力投入授课与科研之中。他指导下的学生牟少帅获得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是我省第一个走进耶鲁学生。而现在,高会军正致力于仿生物器人及飞行控制领域进行深入探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为理论成果更好应用于实际,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