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入门篇

  • 励志人物
  • 2025年01月21日
  • 如何入道? 加入道教有两种形式:一是成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为道教居士。成为正式的道士,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为正一派道士。二者均须履行拜师 手续,但前者必须到道教宫观出家,宫观主持觉得有道缘,收留后下苦功劳动一段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三年,考验觉得合格,就正式收为徒弟,成为正式道士。后者则不需出家。 要成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随缘拜认个道门师傅,办理皈依证即可。成为了居士

修道入门篇

如何入道? 加入道教有两种形式:一是成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为道教居士。成为正式的道士,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为正一派道士。二者均须履行拜师 手续,但前者必须到道教宫观出家,宫观主持觉得有道缘,收留后下苦功劳动一段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三年,考验觉得合格,就正式收为徒弟,成为正式道士。后者则不需出家。 要成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随缘拜认个道门师傅,办理皈依证即可。成为了居士,就是道家俗家,要以奉道、信道、护道为己任,一心护持道的一切利益,要有正义感,大有为道殉身的气魄,才是至真至诚之信仰,会产生无量道妙 和功果。居士只要是选择有道德品质之人就可以皈依门下。然后根据师父所授行修行方式,好好自修,以善化人,以德度人,自度度他,到达彼岸。成为居士最大的好处就是:心、身、意三者皆皈依于道,心有所皈,身有所依,行有方向,作有标准,时时有吉神护持,功果之时就会有仙人接引,登达极乐仙界. 浅谈道教(正一派)的传度与授箓 一、传度 传度 谓教门师尊向传授度世之道法。道教重视师承关系,接受师承时,必须立誓守戒,不二法门,亦礼拜三师(度师、保举师,监度师),然后才得传度世之法。《道藏》有《太上传度仪》一卷。出家 指道士的修行方式。道教中出家有两种、—为出恩爱之家,另一为出诸有之家。出恩爱之家指上离父母之亲,下辞祖宗之嗣,弃世俗荣华富、儿女私情,去询请玄业,参习道教经典教义、法术武功。出诸有之有家指道士入道门之后,勤行,免离三涂,离三界爱,登人九清(贾善翔 《太上出家传度仪》)。出家在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人出家。九祖沾恩,出家议式十分严格。道徒在出家授度仪式上首先礼拜三师,听讲出家因缘,告别父母、礼拜君王、礼拜自家先祖,拜别亲知友朋,然后由度师脱去俗衣、穿着道履、道裙、道服、道冠,手执道简,传授初真戒条,表示万式成为道门,从此称谓“十戒’、或“智慧十戒”.“太上初真”,号“白简道士”。道土每授一种经戒、都要准备表示坚守诺言的信物,用朱笔书写姓名、年、月日等,授度完毕,将其一分为二,法师与各持—半,作为道士出家的凭证,也作为师徒之间的信物。师徒反目,道士还俗,法师将半份信物还给道徒,师徒关系解除。隋唐之际,道派不同、授经不同,授戒的品位不同信物的多寡和种类也不同,除信物外,还要立定授戒盟文,盟文写在所受戒条之后,内容包括:受戒姓名。出生年、月、日,籍贯 受戒法师姓名,道观名称等。 通常,传度仪式在道观的大殿内举行:第一步,受传度的修道者沐浴清洁身体,并依照传度礼仪身着崭新的道袍,跪在大殿神像前。其次,高师上表,念咒掐决,在受传度者头顶书金光符与护身符。然后受传度者接受高师授予的传度度牒,跪拜,传度仪式基本完成。如果传度的高师系传度者的师父,则高师会根据修道者的性格、生理等特点,为他选择一尊本尊(神),传授如何修持本尊法,以及设立万法宗坛等道法道术。同时作为师父为了去除的五毒习气,开显本身道气,特迎请诸天神仙或本派祖师,为传八大护身法器,以使取得诸天神仙或祖师的神力法威,并有摄持及调伏众生的能力。个别有悟性的,高师也可传其秘之心法及特殊的道术以使获得修习自身脉、气与驾驭道术的能力。传度的意义在于本师通过身心的智慧、通神通灵的技能、精深的道法道术,可能是一句话、一种指引、一种显现,令证悟自心本性,传承道教精神,度可度之拥有仙缘者。 二、授箓 道教中的“箓”通常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术的牒文。正一派道士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而获得“箓”的仪式,即称为授箓。授箓的意义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人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目前,在道教中可进行授箓的只有位于江西龙虎山的嗣汉天师府。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玄门中只有通过传度仪式的玄门才具备参加授箓仪式的资格。也就是说,传度是授箓的前提。 人们信仰道教到底有何好处? 一、信仰道教让我们不再迷茫:二、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三、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正确看待名利四、信仰道教让我们对生活更乐观五、信仰道教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信仰道教的好处,其实远远不止上面所表达的这些内容,因道海汪洋,非一言而能蔽之。老子认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思想,放之四海皆准。小则可以修之身,修之于家;大则可以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所以,不少企业家,运用道教智慧,在企业管理上也收到不少好处。如葛荣晋所著的《儒道文明与现代智慧》一书里面,就讲了不少中外企业家运、用道教智慧管理企业,取得很多收获的事例。而本文在此只是抛砖引玉的述说一下自己的一些初浅、观点而已。愿我们信仰道教的同仁,能更好的认识道教、理解道教,更虔诚、的信仰道教,更好的走在信仰道教的大道上。 居家信士奉道须知 居家信士要如何修道奉行呢?这也是大家想了解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对此问题做一些讲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居家信士要注意养生,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居家养生,首先就是要妥善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早上五六点在起床之后,打一套太极拳,舒展筋骨,活络气血。中午可以适当的午休。晚饭尽量少吃,尤其是老年人。晚上最好是在十一点之前休息,临睡之前,可以适当的养神,这样有利解除一天的疲劳,提升睡眠质量。逢初一、十五,最好吃斋。如果能够吃素,也很有利于养生与积福。居家信士在家里也可以虔诚供奉神明,如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玄天上帝、妈祖、吕洞宾仙师、关公、土地公等。居家信士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不能像出家修道人那样,有系统的修行。那么要如何去做呢?可以持诵祖师经典;如《道德经》、《清静经》、《玄门早晚功课》等;持念天尊圣号;如玉皇赦罪天尊、三元赦罪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持诵祖师经典、持念天尊圣号,可以获得祖师的护持,积累福德。和家人相处,一定要和睦慈爱,清静真一,共同修行,缔造幸福。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的时候,可以选择时间去道观里朝礼圣真。朝礼之前的晚上,要斋戒沐浴,清洁身心,持斋吃素。入观之前,要注意着装,不能穿的太暴露。女居士不要穿短裙、短裤。男居士不能打赤膊,穿拖鞋。在大殿里禁止抽烟,也不能对着神像拍照,去朝礼时可携带贡品供奉,结三界福缘。 敬香礼神后,要抱拳稽首,行三拜九叩大礼。道教宫观里供奉的神明,称为天尊、祖师。如果有道长敲磬的时候,叩拜完毕后,给道长抱拳行礼,以表谢意。去宫观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清洁,印经塑像等功德,虔心护持祖师道场。见到道长,抱拳行礼时,称念“福生无量天尊”。有的居士对道教希望有更为深明的了解学习,想要跟道长请教的,抱拳行礼后,不论男女修道人,都称“师父”或“道长”。相谈的时候,要言行有礼。道教有三不问,一不问年龄;二不问籍贯;三不问俗事、是非。居士之间,要互相尊重和包容,称呼对方为师兄,没有大小分别。可以互相交流修行心得,有难处时要尽心合力帮助。不可闲论是是非非,破坏修为。逢犯太岁或需祈福超度的时候,可以去宫观里,经由道观内的高功经师举行道场来祈告神明赐福化解. 奉道居士,还可以择机缘去朝拜仙山洞府;祖师道场。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三清山;山东崂山、四川青城山,五岳圣山等。洞天福地,名山仙府,灵气汇聚,神仙护持。虔诚朝拜可获神仙加持,广结仙缘。 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 刚入道门,从学习经典开始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道门经典 祖师都是慈悲的,而我们后人学习祖师留下来的经典就是为了学习祖师在修道、证道、得道历程中的心得和神迹。而我们最实在的就是能从这些经典中有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并运用在自身的日常生活和修行中,这才是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从而最终达到与道合真的境界。诸位道友如果有对修行感兴趣的,可能一直在找修行的法门,但很多人往往不知道学习经典、持诵宝诰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或者说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其实持诵宝诰就是一种修行,是有助我们的法门,甚至可以说是有莫大的功德的。因为常常虔诚的持诵宝诰能让我们的身心从中受益,不仅可以祛病养生、甚至能与祖师沟通,从而得到祖师的加持和庇佑。这就是“诵持万遍,妙理自明”的道理。 2、宫观道长日常进行早晚功课的目的 一是为了修道。柳守元《清微宏范道门功课》的《序》中称:“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宝诰丹经乃修仙之路。得其门,可以复原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炼不坏之身。是故羽士住丛林,奉香火,三千里行持,十二时中课诵。朝夕朝礼,期上接夫圣真;夙夜输诚,祝永绵夫国祚。”也就是说进行早晚功课是修道者入道之门,也是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必须要每天发愿坚持,只有至心称念祖师圣号和经典才能道业精进。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养生,柳守元称:“不勤持诵,何以保养元和。”道士做早课时,多在卯时(5-7时),此时,阳气初升,阴气未动,饮食未进,气血未乱。通过早课,会产生心平气和。从而起到脉通窍利的保健功效。晚课时间一般在酉时,此时人已疲惫,阳气衰微,阴气减旺,邪气游荡,通过晚课,能消除疲劳,平静焦躁,产生精力振奋。有益睡眠的功效。因此,柳守元云:“若能矢志专诚,二六时中,猛勇精进,永无退转,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出入虚无,逍遥宇宙,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染,一尘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尘根,脱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长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涛,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 3、至心称念·得祖师加持 小道在入道之初最喜欢听关于道教的神仙故事,对于其中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一个老太太听道长念弥罗宝诰的时候把“太上弥罗无上天”,听成了“太上眉毛往上翻”,于是回去之后有一段时间什么也不干就专念“太上眉毛往上翻”最后却能知道自己何时离开人世间(肉体死亡时间),得到祖师的庇佑。而全真龙门派大师王常月祖师也正是靠自己的虔诚和修行使得三次请下了我们的众星之母,掌管寿命的“斗姆元君”(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姆天尊,),最终证得了果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虔诚的持诵经典和祖师圣号从中得利益的例子。这也印证了我们道门的一句话:有感必通!对于在家修行的居士也特别有好处的,每天所花费的时间也不要多,我们每天早晚及清静时(清净很重要,道经里面不是也说“以清净心而弘大愿。”包括我们早课经里很著名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都在阐释清净的重要性,所以持诵祖师圣号和经典内心首先必须要做到清净。)正心诚意的默念持诵,哪怕就一个宝诰,甚至在心里默默地持诵祖师圣号和“福生无量天尊”等等,久而久之,必定会得到祖师的感应和庇佑。 4、叩拜祖师错误心理不可有 对于进道教宫观烧香叩拜的信众而言,有一个很普遍的却是错误的叩拜神灵祖师的心理和现象。现在有很多人都是带着不恭敬、不清净的心来叩拜我们的祖师神灵,先说现象那就太多太多,特别是一到夏天就会看到很多女士穿着特别暴露的衣服来宫观里叩拜神灵祖师,还有一些大声喧哗等等一些不好的现象,这是绝对不应该发生却时常发生在宫观里面的现象,因此诸位道友千万要注意,到任何一个宗教场所都要保持安静和清净,这是必要的前提之一。而关于大声喧哗,我们道教有句话叫做“修行之人,口开神气散。”太上道祖在《道德经》第五章也说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此这对身心是很不好的,更别提修行了。所以修道之人,不要乱说话,甚至大声喧哗。再说一个现象,就是还有很多人甚至以为带一点水果、捐一些钱财之类的东西供在祖师面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向我们的祖师神灵索取,这种心态首先就是错误的,叩拜神灵不是做交易,我们哪能跟祖师做交易呢?那么必定是不可能得到感应,更不可能“有求必应”的。祖师是仁慈的,讲道理的,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太上感应篇》开头便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又说有三台北斗神明在人头上来记录是人所做的一切善恶之事。所以我们所想的所做的一切祖师爷都给我们记着一笔账呢。所以说句话,我们诸位可都要小心,这笔账的权力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上,怎么用,怎么记都在于我们,可别到最后真像某些道观的十殿阎王殿里面写的那几个大字:你可来了!那到时候就为时已晚了。我们的阎王爷那就要跟你一一算总账了!这果报太厉害了!所以如果我们首先都不恭敬、虔诚,心态就有问题,祖师爷自然也是一清二楚,那哪来的福报给你享受。所以要想好、想家人身体好、想家庭幸福,一切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心态好,一定要怀一颗恭敬慈悲心,叩拜我们的祖师神灵,持诵我们道门经典宝诰,都要用心去体悟,那么你就能求健康得健康、求富贵得富贵,甚至是有成了。这是我要跟诸位必须说的第一点,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的明白我们到宫观里所拜的神灵,并不仅仅只是一尊塑像,更不仅仅只是艺术品,而是大道所化,是与我们自身修行、密不可分的先天一炁有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自身其实与我们的祖师神灵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大道的子女,道生万物,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先天一炁。我想大家都看过胎儿在母腹里的样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胎儿的两手抱在一起就像个太极。这与我们道教的行礼十分相似。当我们在母腹里面的时候我们的先天一炁是最饱满的,(这也是道教为什么讲后天返先天的原因了)而当我们从母腹里面出生之后,我们就由先天变成了后天,也就是由腹式呼吸变成了肺部呼吸,我们的手(道教行礼)也就散开了,而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的损耗自身的先天之炁,因为人一出生就在一步步地往死亡靠近了,而我们要想爱惜我们的身体,想要修行、好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道教的祖师很厉害,当我们两手交叉掐子午诀的时候就是修行,就是与先天沟通了,特别是对于打坐感兴趣的道友一定知道,我们道教在打坐的时候特别注重子(由阴转阳,一元复始)午(由阳转阴,阳气最盛)时,这一阴一阳交替,就是养生,很重要的时刻。我想大家可能还听过像狐狸这些动物都会懂得拜月,来吸收日月的灵气,从而自身,所以万物都懂得的法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人感应”,这就是这个原理,所以我们与神灵祖师是一定可以沟通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解读我们道教的经典宝诰,乃至于更好的、养生了。 5、孝与我们自身有哪些关系 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还进一步提出“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尚有余责于地下。”这就是说,不忠不孝,必遭天地人神的惩罚。我们道教认为,凡学道之士,当以忠孝和顺人信为本,要求必须要忠君孝亲,因其为本于天地之道。《太上洞玄凈明洞神上品经》称:“学道有基,升仙有梯,唯知忠孝,可以学道。”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不行而至,凭空而就的,不然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学道学仙同样强调要打实基础,丹道曰筑基。否则,既无益个体生命,又无益社会群体,到头来和车空转,徒劳无益。《道德经》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称:“欲修仙者,欲当以忠孝和顺人信为本。”全真《虚皇天初真十戒文》称:“仙经万卷,忠孝为先。”凈明忠孝道的经典《凈明正印篇》亦说:“真人非难学,学之先以孝。孝弟非难行,顺事父母心,父母本天尊,汝其悟于心。”强调的是唯知忠孝,方可以学道,方可以通灵,方可能凳真。因为父母之身也是天尊之身。 6、学道之基,修行之基本是什么呢? 那就是我们道教所说的“唯知忠孝,可以学道”,在道教修仙的过程中,还特别强调:“真孝者不死,至孝者得仙。(我们道教很多神灵祖师生前都是至忠至孝之人,而在历史上凭借忠孝得道成仙的祖师更是数不胜数。历史上有很多神仙都是孝子,而我们真武祖师就是孝子的典范。“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修成,方可证仙。而先修人道,其核心就是践行孝道,已达至真忠之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随着工作与家庭压力的日益增大,很多人(尤其是为人父母者)往往疏忽了对老人的关爱。而持诵学习我们真武祖师的这篇报恩宝诰则是给自己的父母祈福,给自己累积功德。 求道七步文: 自法派龙门开立以来,长春真人邱祖爷布全真之道于天下广行,乃使玄风之盛从古未有。然世间时势往来,气数有法,观今日之人,道德日下,不复往时。玄风披靡,不得振兴,诸求道之子于求道途中正邪难辩,真法难闻,见者不识,识者难遇,更有者多被旁门蛊惑而不得醒悟,此景如何能不叫祖师痛心?吾昔时誓愿弘道嗣法,但见今日道风不振,身在玄门,自当难以苟善己身。天尊曰:“赠人以财,不若赠人善言。黄金虽贵,用之则穷,善言于心,终身为宝。”吾今体祖师之言,当即著下《求道七步文》,仅愿此微薄之力,能使有善性者,则助其善,有道性者,则助其道。乃至大众向道之子,早承玄门,破尽歪道邪门,普利人我,只待炁荡诸天,我道兴隆。 第一步:勤读经典 “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诸道子求道之初未曾学道,多数不知,道为何物,再者无师承教,所谓“蓬莱隔弱水,常以经典为径。”诸善当以勤阅道书,初以经典为师,未通大理,当常看正统经教,以备求道之功。道德南华,诸仙语录,可阅之初识道体。《太上感应篇》等,可鉴以修道之初,人道为本。亦有《七真传》《金莲仙史》等前人所撰妙文,可以通古之意,明修道之艰。体仙道,感人道,纳古仙心传,此三者虽不能使初学者一时穷尽通达,但足顾求道初需。不识道体者,则不辩正邪。不明道德,乃至遇人不正,多数误入旁门而身不知。一旦堕入邪途,则酆都有名,再难往复。不学人道者,仙道亦远。《仙经》云:“欲修仙道,先尽人道。人道未尽,仙道远矣。”勤学道者自然明知此理,奈何如今求道者多,而如意者稀,只因多是心浮骛远,不肯务实勤学,所以不明真修之道,更有者摒弃人道而妄求仙道者,即如不知行而妄求跑也。道祖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逝者如斯,当下抓紧次第,以望早修正道,方是至事。“莫道老时方学道,自古孤坟多少年!”。若能持以上之理勤阅典籍,则可认,道路可明,纵有徒口浪子捏造歪曲,亦不能欺,匪人骗子更是无从下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