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后才明白的社会正能量贾平凹的事例分享
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才明白,人生中真正能做的事情并不多,而且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性格就像生命的密码,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轨迹。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成为弱者,而弱者往往是残忍和徒劳的。我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是一个强者,强者通常温柔,因此我非常幸福地生活着。
别人夸奖我,我会感谢他们,但我也会问自己,这些话是否真的适合我?如果有人轻蔑或诋毁我,那很可能是我没有达到他们说的水平。在家门前种一片竹子并不能使人显得高贵,就算客人们稀少,也不过是平凡常态。春天来临时欣赏花开,秋天扫叶,不必过度追求特殊,只需保持常规,用心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弱者总是群居,所以有许多芸芸众生。
——《孤独地走向未来》
睡在哪里都像是夜晚。
——《废都》
世上容易做愚蠢的人,但难以成为聪明之士,更难以到达智慧之境界,即使表面看似聪明,其实还是愚蠢的表现。
——《自在篇》
街头观察人类的风景,就像阅读历史、哲学一样。你从此对事物看法将不会那么狭隘了,你的视野将不会那么有限,不会为小利益而勾心斗角,也不会因一次荣誉与辱没而狂妄或消沉,因为毕竟我们如同蚂蚁般短暂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生存意义的大概内容。
——《看人》
古话说:“忠臣孝子只读书耕田两样。”俗语说老年人的三个特征:怕死爱钱没瞌睡。
——《秦腔》
人们很难认识自己,就像眼睛无法看到自己的样子。但认识自己并设计自己却是至关重要的事!天才不是三百年才能出现几个,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只是在发现和发展这些天才方面,我们大多数人才未曾尝试,所以伟大的人物总是稀少,而普通的人则很多无比。
——《说孩子》
我们经常提及智慧,但智慧并非仅指聪明,它意味着你通过生活中的小事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从而能够洞察人生的真谛。这份体验虽微不足道,却可以帮助你理解整个世界,并且贯穿你的思考过程。
——对“陕西智性书写展”的看法_
当一个人饥饿时,他最渴望的是获得食物,而不是盼望神仙降临,即便他希望神仙下来也只是希望神仙带着食物。如果得到他的好意,他可能割掉自己的肉给你吃;但若得罪了他,他就变得凶恶,将鳖嘴咬断后还咬着不放。
——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