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励志小故事华人巨富的辉煌起点
很多成功创业者的第一桶金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1980年,远东集团创始人蒋锡培在高考落榜后,拒绝复读、执意去杭州学习修理手表时,他的目标不过是赚够5万元。而四川新津的刘氏四兄弟本来都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老二刘永行为了能让哭闹的儿子吃上肉,春节时上街摆了个电器修理铺,看到其中赚钱的机会才刺激了兄弟们的创业。
苦难确实是一种珍贵的财富。“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背井离乡、失学、伤父之痛,凭借顽强意志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已经逝去的“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出生贫寒,小学毕业后便离家做工,最终奠定台塑集团伟业。
这些成功者善于抓住经济发展大势,不仅从木材生意中完成原始积累,还成功转型到石化行业。施正荣则凭借自己多年对太阳能研究,看到了能源结构调整趋势,创立了无锡尚德,是行业领导者之一。
新一代创业者起步之初就有了更清晰规划,也少走弯路,如比亚迪創始人的王传福,以自身电池技术积累迅速成为业内领先者,并逐步扩张到电动汽车领域。
许多跨国企业也如此,其初期业务范围广泛,比如惠普最初既做系统集成又做软件开发,有些甚至想将现在带来的巨额财富的小企鹅卖掉。这不能说明他们缺乏坚忍不拔意志,或许这才正是创业中的真实写照:彷徨迷茫,无助……
马化腾与丁磊这一代要幸运得多,他们在宽松环境下享受平等发展机会,有风险投资机构资本助力,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实力放大财富……美邦服饰創始人周成建靠一粒粒纽扣起家,他们原始积累显得漫长而辛苦,而丁磊只用三年实现网易上市,又3年后成为中国纸面首富;施正荣五年后登陆纽交所占据首位。
胡润想出制作中国富豪榜,当他预料不到“财富”的话题竟然引起巨大的争议,“原罪”、“灰金”乃至“黑金”成为媒体民众关注焦点。他唤醒人们对“财 富”的重新认识,对合理渴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创业之路。而那些成功商贾对于财务也有更深层思考,如曹德旺以家族所持福耀玻璃股权成立慈善基金会帮助更多获得财产,为我们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