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中外励志故事在社会的舞台上演绎
小时候,一年夏天,我家来了一个木匠,擅长吹箫奏笛。在我家干了半月的活儿,他教会了我吹笛子,却舍不得将他的笛子送给我,他说那是他亲人留下的。无奈,我到山上砍下一根竹子,请他给我做一支笛子。他苦笑: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的。我觉得他在骗我。那根竹子粗细适宜,厚薄均匀,竹节不明显,质感光滑,是我挑挑拣拣才相中的,为什么不能做成一支笛子呢?我看了看他手中的笛子,也没什么奇特的。他一定是不把孩子的话当话。
为了不让我生气,他还是用我砍来的竹子做成了 笛 子,看样子,做得还挺专业。我拿来吹,却怎么也听不出那种纯正的 笛 子声,更无法跟他的 笛 声相媲美,原本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在我这里打了折扣。我承认自己的水平低,但不至于差别这么大吧?我打算再选一根更好的竹子回来,他说:别忙乎了,我马上要走了。要是等到明年春天,我会给你做一支真正的好 笛 子。他这不等于白说吗?我只顾生气,却没有弄清他这样说的原因。
前些天,我在街上遇见一个走街串巷的卖 笛 人。他的布袋里装着好多 笛 子,随着他身体的晃动,彼此轻轻碰触,发出 竹 子特有的那种声音。也许是 笛 子本身的光泽吸引了我,也许是想到这么多年竟没有摸过 笛 子,不知道还会不会吹奏,我就让他给我挑选了一支。
邻居有一位退休的音乐教师,我拿着 笛 子请他鉴赏。老人仔细看过后,说这是一支没有多大用处的小玩具,让小孩子当玩具耍还可以。但是我接过这支 小 扶 管,看左看右,没有什么毛病,只不过老人的话让我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疑问。
老人解释说,这是一种需要经历严冬酷暑、风霜雨雪才能变得坚硬和有韵律的声音艺术品。而且,每一次对待生活时,都应该像制作这种传统乐器一样耐心地去寻找那些经过考验的人或物,它们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心灵安慰和启示。这便是我从那个小小的事例中所学到的东西,那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一课,它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并且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