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故事中的终生就业力你有吗
名人励志故事:你有“终生就业力”吗?文/旷文琪
在职场的竞争中,你是否曾经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一位专业人士呢?你是否相信,只要你的专业技能足够,就能一辈子无忧无虑?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请问,当面对行业巨变,裁员潮来临时,你能够在三个月内找到与现状相当的工作吗?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华尔街近年来出现了6.6万多名金融专业人员失业。而这不仅限于金融领域,在远东航空公司上千名员工的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中国时报》的裁员人数甚至达到了430人……这些过去被视为“金饭碗”的职业,如今也开始变得脆弱。
证券分析师、银行经理、空姐等,这些曾经让人们眼红的职业,如今也可能在瞬间消失。有分析认为,从2006年到2016年,美国消失最多的职位是证券交易员,可能高达13万。这种情况发生时,即便你再具备专业能力,也无法保证工作不被取代。
拥有“终生就业力”,意味着你将不会为工作发愁。“就业力”作为未来年轻人的必备能力之一,被英国学者哈维研究超过10年,他指出,“就业力的本质是永续实现自我的能力,而非拥有一份工作的能力。”
核心“就业力”包括态度、个人特质、生涯管理与自我营销。李吉仁教授强调,我们应该看自己的优势,从自己出发往外看,以兴趣和趋势交集点燃未来的火花。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让自己受益终生的“终生就业力”呢?
首先,要盘点自身优势,并找寻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邱文仁,她原本是平面设计师,却因其独特角度观察事物而成功转型成为104人力银行营销总监。她使公司知名度大增,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
其次,要学习但不要盲目追随,用独特技能让自己不可替代。在不断学习中,将每一个动作都用以深化自身特色,让别人难以复制。你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比如像邱文仁那样使用通勤时间学习外语。
最后,用冒险精神和热情点燃未来的路途。当选择新的方向时,不一定会顺利,但正如查尔斯·汉迪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把世界定位于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适应它,只需要勇敢去尝试新事物并保持热情。
不要害怕现在做出的选择太晚,因为重要的是保持热情。当你找到内心那份真正的情感驱动,那么你的“终生就业力的”能量将爆发出光芒,让你的生活比众多同龄人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