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励志故事中的你是否曾被怕麻烦这病毒感染
文/王大纯
昨天在群里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说除了现在的工作,你还有没有第二个技能能养活自己。
有人说还有兼职在做,主要工作不做了,就做兼职。
但是有的人说,一点也没有,别说技能了,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几个大学没毕业的学弟学妹说,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除了上课,没有事就看看美剧,刷刷微博,我好像没有喜欢的事哎。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更懒得学,更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而你呢,你不是觉得难,也不是没兴趣,其实你只是怕麻烦。从一开始就怕麻烦,就连这种感觉难的机会都没有给自己。不知不觉间,“怕麻烦”帮你拒绝了所有可能喜欢的事。 “怕麻烦真的是一种病”。
朋友拉你去游泳健身,你说好麻烦呀,又要洗澡又要带一大包衣服长头发最后吹干好累。“同事们建议一起学跳舞吧”,你的回答是:“我最怕麻烦了,每天下班之后还要跑去舞蹈教室,不去了还要请假之类的。”
于是,不怕麻烦的同学成了影评作者,不怕麻烦的朋友考了游泳教练证,不怕麻烦的同事变成了随时都能跳一段舞者的精英。摄影法语长跑写字,你总是因为“太多事情”而拒绝它们。你害羞于尝试吉他设计编程旅行陶艺插花搭配,因为它们似乎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大的努力,而这些,都被你的“不能再等待”的口号所阻碍。
本来有很多发现自我喜好的机会,但是由于害羞于尝试,那些潜在兴趣因你的恐惧而未曾触及。你甚至抱怨道:“怎么有些人的人生看起来就那么顺风顺水呢?他们不仅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还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顺带都做好,我连件真正喜爱的事都没有。”如果想羡慕,这并不仅仅是在羡慕他们能够找到自我喜好的能力。实际上,最值得赞叹的是,他们将那些喜爱之事转化为职业,从中获得生活保障——靠着自己的热情维生。
比如胡晏荧,他是一位陶瓷匠人,在中文系毕业后,他前往国外学习摄影,并最终返回中国成为了一名专业陶瓷工匠。他对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充满热情,对作品细致入微,无论是在画布上还是在泥土中塑造形象,他总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既美观又具有深意的一切物品。而易小星,即著名网络红人“叫兽”,以其幽默感和创意思维迅速崛起于网络世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一个普通的地铁乘客,只是偶尔透露一些幽默感。但当他决定勇敢地面对困境,将个人才能展现出来时,便诞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却又富有启示性的视频内容,最终成为了人们追求娱乐与教育两者结合体验的心理健康产品提供者之一。而KK,她作为超模,以她的才华和魅力征服国际时尚界,但她也有隐藏的一面:对于编程这一科技领域,她怀有一颗渴望探索未知的大脑,并且已经踏上了通往工程师这个梦想职业道路的小路。这一切都是通过不断克服自身障碍、无畏前行,以及勇敢地跨出舒适区实现起来。她证明给我们看:即使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用我们的热情来填充生活,让每一刻都不枯燥乏味,而非简单地接受日常琐碎,如同机器一般运转下去。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把每项兴趣活动推至极致;但在这个浮躁社会,有一项真正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是多么重要啊!无论它是什么——爱烹饪、或者简单地收拾房间—当焦虑或压力袭来,它们可以成为安抚心灵并重燃激情的手段。简言之,没有任何事情比学会享受生命中的小确幸更令人愉悦。如果我们真的患上了那种避免尝试新事物的心态疾病,那么它必须得到治疗。我告诉你们,被骗欺骗了一百年以上,现在终于意识到了:癌症虽然可怖,但至少它不会像我们的内心恐惧那样持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愿意改变命运,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向前迈进,把那些隐藏的情绪释放出去,为新的生活篇章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