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心痛最心疼的婚姻启示我妈还在给我介绍对象要结婚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情感的语录似乎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某个角落。这些话语不仅影响了我们的选择,也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关于“要结婚了,我妈还在给我介绍对象”,你是否曾经思考过这一切背后的意义?
读者来信
您好!我和男友都是农村出身,我们相识于朋友的介绍,从恋爱开始便隔着300多公里的异地相守。他家乡因经济条件有限,他爸去城市打工多年,但收入并不丰厚,他妈留在老家照看家务。而他,一个211本科毕业,在北京求学之余,一直独立自给自足,包括学费和生活费都靠自己挣得奖学金。
现在,他在工作所在地凑了一点钱买了一套房子,是为了我决定搬过去后有地方住。我准备离开西安,与他共同生活。我虽然也是本科毕业,但目前在软件行业工作,努力攒钱。在双方父母见面时,我爸提到,我们年轻人若能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将会更加轻松。但是现实中男方家庭未来可能无法提供房子、车辆、孩子等方面的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
我的母亲也说,不管感情如何美好的日子里,都会出现各种经济压力,那时候矛盾就会显著增强。她补充说,她家的情况更复杂,因为他们还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位姐姐已经结婚,还有一位哥哥是上门女婿。
尽管我理解父亲们考虑全面并且有道理,但另一方面,我相信我的男友。他能力强,有担当,对我也很好。他鼓励我不断进步,让我看到他的正能量,并没有给我带来负面的情绪。然而,当谈及未来的现实问题时,我们也有顾虑但他承诺将继续努力前行,即使前几年辛苦一些之后也会逐渐改善。
最近与父母沟通再次发生争执,他们认为他们现在考虑这些都是为我的好,但是仍旧给我介绍对象甚至有些逼迫性。我该怎么办?希望能获得一些建议和解答。
单人旁:今天,在群里有人分享自己曾经因为太重视男人而错过许多机会。这让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它提到了中国女性被教育成这样一种思维:女孩子应该选取一条保险稳定的道路,不要离家太远;不要嫁给条件不佳的人;不要辞职回到无知城市发展……这样的观念让女性形象变得依赖性极强,没有脑袋,不讲逻辑,只需要被养活。不应该吗?
这背后塑造的是怎样的女性形象?为什么社会总是在给我们设限,让姑娘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而不相信男人做到的事情一样可以做到?
我们看看身边那些男人,他们被鼓励要坚强,要勇敢……这样长大的男人,即便事业不好,也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即使没有好事业,他们也不至于为了女人死不活。而你,你决定和你的男友谈婚论嫁时,你父母担心你们未来的经济状况时,你却没把自己的赚钱能力放在眼里。你父母考虑全面,但不是所有这些一定要由男性提供吗?你们规划未来只说他往上走,为何一直都是“他”呢?
结婚是两个成年人决定一起生活并分享生活,而另一半呢?现在已是8102年的时代,如果一个女人的价值只有嫁汉吃饭、生育带娃,那她就永远弱势群体。永远害怕丈夫赚不到钱,永远担心丈夫离开自己,无论如何都把爱情和婚姻放在最重要位置,这种焦虑和卑微就永无止境。
如果你以这种状态想要说服你的父母接受你与男友之间的事情,那恐怕缺乏说服力。你认可的是,如果不能依靠别人,就应该独自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那么这样的男人就不要选择,因为不安定啊。但实际上,这个世界真的给予女人一条稳妥安全的路走吗?
为什么那些只求平淡日子的女人,在孩子降临鸡飞狗跳的时候,又不得不回归原形?你是否愿意信任一个人能够为你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是始终是不确定性的。你从恋爱开始就异地,却夸赞你的男友完美无瑕,就更危险了。你俩相处多少天,你了解真实的他多少呢?竟然急于谈判结婚日期,可真是太早了!
购买房屋并不意味着租房,所以大事决策,他做出了决定而没有征询你的意见,说得好听是主见突出,说得不好听是不重视你的意见。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不要急速行动!以下是一些建议:
不要急忙确定与您的伴侣结婚的大日期。
暂停向您的父母透露您与伴侣未来的计划。当您的母亲提出其他候选人,您直接拒绝,并表示,即使如此,您目前也不寻找替代品。
先前往您伴侣所在地短暂居住,以此考察他的工作环境、朋友圈以及习惯,同时评估您是否适应那个城市。
在那里的基础上找到一份工作,与新认识的人建立联系,并确保两人关系愉快后,再共同向您的父母说明情况。此外,每个人都会迎接挑战并提升自身,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上帝不会因为性别偏差而特殊待遇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任务升级才能进阶。一旦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迷惑其中虚幻的情感纠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