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逆袭巨星低调总裁王卫的传奇腾飞
他从不打广告,不见PE,接受采访…… 他旗下15万员工,巨额采购了IBM的信息、人力管理咨询服务方案和系统,他始终做小件快递。 他是“火星人”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速运掌门人王卫。 王卫,20年前10万元起家,今天年营业额几百亿,自有货机11架;与员工分享利润,一线员工有月薪上万;一直在创新(三月没创新会觉得危机四伏);工作狂,每天工作14小时;实干,定期下基层;低调,员工都不认识他;强势,胆大,先后9次抵押家产。 顺丰,是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巨头。这家公司即将迎来20周年庆,但外界仍对它知之甚少,他无疑是一家另类低调的企业。 “水货佬”垄断通港快件
王卫有一句话:“收派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也是收派员出身,有过“背包客”的经历。
1971年,在上海的一位空军俄语翻译父亲和一位江西大学老师母亲的陪伴下出生的是王卫。他7岁时随父母迁往香港,那里成长起来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
高中毕业后的那一年,即1993年的3月26日,在跟父亲借来的10万元钱支持下,他在广东注册了一个名为顺丰速运的小公司。那时候,只有6个人的小团队,他们专门负责在香港和珠三角之间传送信件。当时正值南巡影响下的制造业转移潮,这让他们发现了一条商机——利用这股洪流中的每一次移动,将东西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去。
最初,他们只用背包或拉杆箱装着货物,用这种方式开始了他们的事业。在那个时代,“水货佬”的称号给他们带来了某种神秘感,也让人们对此产生好奇。但很快,这个名字变成了他们成功的一个标志,因为别人70块一件货,而他们能以40块买到同样价值的商品。这就是著名的割价抢滩策略,它吸引了大量客户,并迅速扩张到了整个珠三角地区。
为了应对这个快速增长的问题,他们采用了加盟模式,即建立分公司并将其交由当地加盟商管理。这使得顺丰在短时间内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不过,由于这种野蛮增长导致内部问题严重,被誉为“老鼠会”。
直到1997年,当香港回归中国之际,加盟模式被视为一种独特且有效的手段,以至于海关拒绝国企中铁参与其中。此时已26岁的王卫已经成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
但是在2002年的收权行动中,他展现出了他的强势面貌。在一次投诉电话之后,他决定改变一切。他放弃了原有的加盟模式,从而确立了一套全新的经营策略——直营制,并设立总部于深圳。在非典疫情爆发期间,这种高端化战略得到了验证,当航空业务萧条的时候,大量宝贵资源被重新配置用于陆路运输,使得订单数量激增。
随着时间推移,对外开放政策逐渐松动,比如2009年的公告允许顺丰航空正式运行,使得这一切都变得可能。而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150亿元,以及拥有15万名员工,都证明这一战略是正确无误的,其平均增长率达50%,利润率则超过30%!
计件晋升管理15万人
事实上,就连计件制度也成为了关键因素之一,它保证了一线人员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提高效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司机们身上,一些司机会通过晋升成为真正的地面经理,而这些晋升机会对于提升职场发展路径至关重要。此外,还有许多高管都是从基层直接提拔而来的,这样的制度构建使得组织内部更加紧密相连,同时也促进了解决问题能力上的提升。
然而,与众不同的另一方面,就是关于他的个人生活。一位曾经跟随过他的副总裁描述说:“尽管我们知道他的财富,但你不会看到任何照片或者听闻任何有关他的私生活的事情。”这点反映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事实:即便是这样规模庞大的企业,其创始者依然保持着极度隐私和谨慎性,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个人生活细节。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个故事。一代人的挑战,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胜利。而对于那些追求梦想、勇敢前行的人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没有失败,只有更好的开始等待着你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