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如此下功夫的精明之道
曾国藩: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的精明之道与笨拙精神
在湘乡流传着一个关于曾国藩的笑话,讲述了他读书时的勤奋和小偷被惊吓的问题。这个笑话反映出曾氏一族并不出众的天资,而曾国藩却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他是位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在太平军起义期间,以超人的胆识创立湘军,并提出了著名的“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战略,帮助清王朝取得最后胜利。
曾国藩善于审时度势,他的一生没有大的蹉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成功的人并不多见。他深通官场韬略,能化解各种难题,就如同太极高手一样。他的对策总是恳挚而不温不火,这让赵烈文评价说:“他的手段虽然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正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他的学习方式简单粗暴,但坚持不懈,最终打通了科举这条路。他发现笨拙有其好处,比如更虚心,更抗击打能力强,不懂取巧,因此不会留死角。
曾国藩考秀才九年中举人四年,再高中进士,是基础扎实所致。他总结经验说:“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他打仗也不贪小利,不求奇谋,只要稳扎稳打,即使是在困难面前也能有应对之策。
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总是不占便宜,对待朋友和部下都很真诚,从未回报怨恨或私心。
最重要的是,他拥有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避免了中国式思维局限性,使得他能够逻辑严密地分析问题。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他都会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将每个因素研究到位,没有一丝含混。这就是曾国藩式思维秘诀之一——将事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找到要害把握关键。此外,每次处理完之后,还会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因此,“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这样的智慧和精神对于90后这一代来说,也是一份宝贵财富,他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