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2022励志青年人物的精明下功夫之道

  • 经典语录
  • 2025年02月15日
  • 在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讲述了曾国藩在家中深夜读书,一篇文章重复朗读无数遍,却始终未能背诵。小偷等待时机行事,却发现他始终保持警觉。一位小偷忍不住跳出,大声斥责:“这样的愚蠢脑袋怎么还会学习?”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风。曾氏家族成员天资并不突出。曾国藩父亲曾麟书以笨拙著称,他一生考取秀才十七次,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通过。 然而另一方面,曾国藩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曾国藩2022励志青年人物的精明下功夫之道

在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讲述了曾国藩在家中深夜读书,一篇文章重复朗读无数遍,却始终未能背诵。小偷等待时机行事,却发现他始终保持警觉。一位小偷忍不住跳出,大声斥责:“这样的愚蠢脑袋怎么还会学习?”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风。曾氏家族成员天资并不突出。曾国藩父亲曾麟书以笨拙著称,他一生考取秀才十七次,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通过。

然而另一方面,曾国藩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在太平军起义期间,全中国陷入困境,只有他独辟蹊径,以超凡脱俗的胆识创立湘军。在皇帝、朝臣或急于求成、悲观绝望之间,他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战略,即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和安庆,最终攻占南京。这一战略被后世证明是极其高明的,在清王朝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之举。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在古代功臣中,如他这样能够把握进退者少见。他剿灭太平军之后,功名如日中天,但在大盛之际,他预感到大衰,便上疏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果断裁撤自己的权力基础——湘军。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重大挫折,在传统官场上如此成功的人并不多见。

他深通官场韬略,其官场技巧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各种难题于无形。曾国荃攻打南京不成功时,朝廷令李鸿章协助进攻。李鸿章既不愿抢先功劳,又想推卸责任,因此私下解释做了许多事情。而曾国藩回复皇帝的一份谦逊奏折,不仅坚请派李鸿章前来,而且表达了不希望有功只求无过的心情,这种恳切而恭敬的态度让李氏的小算盘显得苍白可笑。

赵烈文评价说:“他的手段虽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仅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曾氏家族中的“精明”已经达到最高层次,是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人生哲学——尚“拙”。他说:“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由于他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以及对待问题不懂取巧,而是硬钻过去,不留死角,这些特质使得那些有智慧但缺乏实际经验的人无法企及。此外,他对待朋友也是一贯诚信,有爱心且包容,从而赢得了一生的尊敬和忠诚。

最重要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即扎实彻底地分析问题,使得他的决策避免了中国式思维中的局限性,比如轻视逻辑和直接体悟,更重视西方科学方法论中的严密逻辑和差别分析。这使得他的思考方式与西方科学理念相契合,为中国历史上的某些重大决策提供了宝贵启示。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学问还是政治上,对问题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不留任何漏洞,同时寻找要害并把握关键,这样的办事风格正是基于那个简单却又深刻的原则——即使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的努力,也可能产生惊人的效果,因为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不会用短途捷径,而是选择走更长远、更扎实的路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