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中国之父的激励人心故事
胡敏:中国之父的激励人心故事
文/朱吉红
胡敏,永远穿一件灰色或淡的衬衣,衣领紧扣,讲课条分缕析,令人沉醉。1995年,他在国际关系学院任英语系副主任时,就开始去新东方“客串”。讲的是最枯燥,最不讨好的阅读理解,却让许多学生喜欢。1999年被公派到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从1995年到1999年,他创立了四六级和考研培训等热门培训项目,从基层教师做到了中层、高层,拥有了自己的部门,培训教材更是绵绵不断。
那一年,在他第一次领工资的情景里发生了一段戏剧性的事。在创业初期,全体教师的工资都是校长俞敏洪亲自发放,有些是在办公室发放,有些则被请到家里发。这意味着对该老师有特别的期待。那天,校长俞敏洪把他请到家中,说:“你肯定能有这一天。我这房子不算什么。”
真正让胡敏名声远扬的是那场“风暴”。1999年的8月,他利用暑假自费赴英,与英国文化协会及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深入交流,并拜访当年留学时的校友。他给出的建议使胡敏信心百倍。“是个帝国!”英国文化协会总裁肖恩·海德给他重重的一棒,“不,这将是一个耀眼的明星!”胡敏的心中已在构建另一个“帝国”。
离开英国后,他走遍了几乎所有相关书店,将大量考试书籍购买回国。此刻,他已经掌握了核心资源。当回到北京时,一切忙碌都围绕编写教材展开。他在国际关系学院担任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还兼任新东方学校四六级考研项目。同时得为生病住院妻子送饭、岳母大人去西苑医院药检、小孩去北大附小上课。而就在这五个月时间内,他一边编写教材,一边带领学校研究生团队探索和创新,一举开创体系先河。
2000年正式来到新东方,而2001年的1月份,他们发布第一版教材;2月份开始全国巡回推广,那种巨星般的人气迅速蔓延至全国,让图书市场供需失衡。随后,不断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以此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系列教材,每一次更新都引起轰动。
2004年,他决定放弃安逸教授生活,用所积累经验建立北京新航道学校,并成功打造出了所谓的“中国梦之队”,成为中国培训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推动者和引路人。此后,对于每一次教学材料升级,都持续努力,不断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量英语测试专著,为美国900多所大学及全球越来越多国家赢得认可。
随着时间流逝,当下的情况证明,没有哪个人能够始终保持完美状态,但对于那些希望快速崛起的人来说,坚持与毅力才是关键。正如胡敏常说:“我一直相信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最终成功!”
更多关于他的励志故事,请点击:http://www.li96.com/lizhixiaog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