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跨越友情的界限反复步入微时代
三十多年后,高中同学们在微信群中重逢。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有的人事业有成,有的人投资有方,有的人则选择了守旧,留在家乡。虽然过去曾经有些误会,但在微信群里,这些往事如同云烟,不再令人尴尬或陌生。大家可以不拘小节,可以直呼彼此的昵称或开玩笑地问:“贺绍军,你还能认出我吗?吴坚,你烧成了灰,看你贺爹爹能不能把你认出来?刘喜元,你还是那么年轻漂亮!”
那年秋天,我们怀揣梦想和自信,在南县一中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在寝室里,我们一起创造文化;教室里,我们读同一本书,写同一个字,追求同一个梦想。在数学题上我们争执得面红耳赤,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神采飞扬。经过苦读,我们学会了元素周期律、辩证唯物主义,还懂得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段时间充满生机,让我们体验到了成长的烦恼、考试的压力,以及燃烧岁月的一切。
高考后,每个人的道路分叉,他们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各自独特的人生。有些人荣登领导岗位,有些人成为成功企业家,而有些人则选择稳固田园生活。这些经历磨砺了我们的狂妄不羁,让我们更加成熟,也让我们的生活色彩更加丰富。
然而,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的地方,在交往越来越功利化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戴上面具,与人明争暗斗顺服于各种潜规则。但是在微信群,一切都不同,或是二人世界,或是公开透明,从秘密趣事到花絮,从痛苦迷茫到豪情万丈,再从积极上进到甘于平庸,都重新体味那久违的自由与欢畅。
微信里的回忆像河水倾泻进身体,让我们聊不完青春趣事,说不尽离愁别绪,道不完喜悦沧桑,并回到那个白云悠悠阳光洒满校园,那个紧张而又充实学生时代。当同学们把那些记忆碎片连缀起来,一串串沉睡多年的名字纷纷苏醒和鲜活起来,小鸟依人的金枝嫁给了遮风挡雨的军人共度此生;杨佑祥,如今官至县商务局领导;班花媛媛依旧风韵焯人;初恋杰妹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资生活……
最终,我找到了假洋鬼子老桂,他是我初中的同学,是那种温和如云雀般温暖的声音。他勤奋好学,对学习如饥似渴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终他攻读博士学位,并留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开启辉煌旅程……老桂漂洋过海后,我俩失去了联系,却奇迹般地再次相遇。我感慨老桂仍然以宽容善良感动着我,我俩依然以最纯真的方式交流,他继续以学霸群霸的地位让同学们如沐春风。
老同学们的故事说不完,但友情之界限却被这波澜壮阔的情感所超越。而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立刻听到他们的声音,就能看到他们笑脸,更重要的是,无论何时,只要心中存有一份真诚,即便隔绝三十多年的距离,也能够跨越重合,重新编织起那段既珍贵又难忘的情谊。此刻,每一次点开朋友圈,每一次阅读这条条文字,都仿佛穿梭回去,那些日子,那些瞬间,那些快乐与悲伤,它们就像是昨日一样清晰可闻,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更添几分怀旧之情。你是否也曾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