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正能量名人事例蜗牛奋斗者俞敏洪坚信努力改变命运
。从江苏农村走出来的他,一路经历插秧、开拖拉机到北大任教,再次离开北大,最终将新东方送上美国纽约证交所。是什么力量和信念支撑了他的成功?在一次教师培训活动中,俞敏洪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一句话可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三次高考是俞敏洪命运的关键点。他父亲同意他第三次高考,但母亲不同意,她认为农村孩子不应该再浪费时间。但是俞敏洪得到支持,他决定全心复习。那个时代,他的伙伴们都选择了放弃,而他却坚持下来。
时隔多年,今天俞敏洪已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董事长,而那个少年时代的伙伴仍然待在江苏农村。这两个人生轨迹,在早期曾如此相似,却因为家长的一句话,从此分道扬镳,最终越离越远。
一个人的远见与文化知识无关
俞敏洪对母亲充满崇敬,因为她有远见,并鼓励他成为先生。当老师可以不干活儿,每月拿粮票,而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这让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大的舞台。她重复这句话给俞敏洪听:“拔掉农根当个先生吧。”这个咒语最终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即使现在他已经掌握了一家上市公司,他依旧是一个老师。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除了母亲,英语老师也是他的“贵人”。这位老师鼓励学生即便没有希望,也要推动他们往前发展。在一次讲话中,他说:“我要求全班同学参加高考。我知道你们都考不上,但是我还是要求你们参加。”
后来,他们班确实有人考上了大学。30年后的聚会时,俞敏洪专门带着车接回那位老老师,与全班同学共度时光。他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让人们记住,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唯有奋斗能改变命运
俞敏洪相信,有些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改变。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驳斥那些认为别人靠社会关系或黑暗世道而成功的人。在北大学习期间,他虽然成绩一直排在最后,但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当病痛迫使他休学一年后,他意识到了很多事情,并开始看待生活以更加积极的心态。
教育本质激发人类追求真善美
作为头衔累累、职务重重的人物,但最喜欢被称为“俞老师”的是谁?这是因为教育对于他的意义至关重要——激发人类对真知、善行和美德追求的渴望。教育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更是在于培养内心喜悦,以及欣赏并创造美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