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人的英雄事迹白岩松同学聚会是他信仰的巍峨大厦
白岩松:同学聚会,成为了我们信仰的灯塔
在我们的心中,同学聚会已经演变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有趣的是,当我们分开后,这份情感反而比在大学校园时更加浓厚、牵挂。每次聚会,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岁月的流逝让我们的友谊逐渐升级成为亲情,每一次重逢,都让亲情的味道更加醇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常听到身边的人自嘲:“老了。”然而,对于我来说,变化不过是记忆清晰,而新日子的细节却难以回忆。若这就是老去,那我恐怕早已步入暮年,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我都会发现自己仿佛永远停留在那段美好的往昔。
不知什么原因,一种风潮正在迅速蔓延,那就是同学聚会。在儿子与同伴们十几岁便频繁举行之际,母亲七十多岁一回到老家,便最期待的是和旧识相聚。而我,也曾经历过,就昨晚高中同学一起喝酒大快乐至今,我还需提醒自己:初中同学今天下午就要到来,不可因酒而迷失方向。
一个班级是否能持续保持联系?这取决于当年的气氛和友谊深度,以及那些热心组织者用他们辛勤与热情点燃那些犹豫不决欲走又留下的学长学姐。此外,还需要组织者拥有无尽智慧,以创造更多理由让大家团圆。
例如我的高中班级,每隔十年有一次大规模集体;五年一次小型会议;而北京中学里的伙伴,则除了日常活动,还特别定下了每九月一日必有的传统——“开学了”。
某天,在飞机上,看到了关于导演康洪雷访谈,他和我一样,是内蒙古人。他每年都回到草原,与朋友们相聚,即使没有《士兵突击》、《燃烧的岁月》,大家也只想大口大口地喝酒,只要饮料顺畅,他们就会释然:“他没变。”
看到此处,我泪水涟涟,只好合上杂志,再看不下去。不禁感同身受。
大学毕业二十年,我们组织了一场名为“至少还有你”的盛宴,用意明确,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一件事物始终如一——至少还有你。在专辑前夕,我们收集校内旧照制作成巨大的册子。在专辑播放期间,二十年的回忆,如梦似幻,让人认不出熟悉面孔,却也找不到自己的影踪。一片混乱中,“这是谁”、“这是我吗”的声音响起,最终化作泪水长流。这时看着孩子们依然快乐游戏于课桌间,又突然产生错觉,这是过去还是现在?
在学生时代的大联欢中,有笑话出现,比如男生对女生敬酒,说出了久违的话语:“上学时,我一直暗恋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满堂笑声,让男生只能干杯敬对方。这样的惯例,无数次重复,在彼此陪伴慢慢变老之余,不由得认为彼此没变,但再看看校园里的小师弟师妹们,大笑声才止住:
有音乐就有舞蹈,一次编辑成了两张CD,全长二小时半,在旋律中行进,与熟悉旋律共度夜晚。而另一次晚餐结束后,将所有能想到上的学校歌曲唱遍直到脑海空白...
2009年更宏伟,为庆祝毕业二十周年举办全年级盛宴,从策划开始即召开近十次会议,最终几百人云集校园,踢球、跳舞、大联欢成为难忘记忆。以至一年后,又举办庆祝首个盛宴成功后的周年纪念大会...
尽管如此,当重新回到现实世界并从纯真的友情转向竞争或距离环境时,也有人感到困惑。但正因为如此,使得同学聚会才具有价值,并且越发流行发展为产业...
对于我们来说,同学聚会已经像是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当分离之后,更显亲密,更牵挂。每个聚会,都证明了时间不断催化我们的友谊,使其升华为亲情,每个瞬间都是親情滋养过程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