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泉沈昌健的故事感动中华儿女

  • 励志故事
  • 2025年01月29日
  • 感动中国:沈克泉、沈昌健的事迹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获奖名片】:梦想天开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推选理由】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

沈克泉沈昌健的故事感动中华儿女

感动中国:沈克泉、沈昌健的事迹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获奖名片】:梦想天开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推选理由】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事迹介绍】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以46岁为年龄,也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当时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而后,他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当地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当地人才认可他的工作。他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无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年,由于欠债很多,他家的经济状况很紧张。2004年,他们繁育出的“贵野A”不育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上,“独闯”的巨型油菜引起了轰动。

2009年,加冕后的老人去世,但他的愿望依然继续在儿子的身上生活下去。在老人的墓旁,有一个小院,每个春天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几百亩不同品类的小麦或玉米或水稻等作物轮换播种,每次收成都要拿出来的一部分作为缅怀老人的钱,这些钱加起来已经好几万了。

如今,“沈雅杂交”202、“沈雅杂交”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示范片里的每一棵植物都需要施肥,又是一笔重达两万多元的人民币费用。对于已经35年的没有主业收入而且不断借贷支撑生活状态下的这个家庭来说,“吃饭靠田科研靠借”。

多年的努力与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辛勤栽培的大自然赋予给世界,让人们认识到简单却又深刻的事实——农业不是只关于土地,而更是在于智慧与汗水之间的一段旅程。这份旅程,即使艰苦,但终究会有人跟随,无论何时何处,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阳光和温暖。此外,我们也可以从这位英雄般的人物中学习到,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心中的火焰还未熄灭,那么即便是最困难的时候,也一定能够找到前进之路,并最终实现目标,最终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点点幸福,因为它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事情。而那些曾经遭遇过挫折但仍旧坚持到底的人,如同那些被时间淘洗过的心灵,他们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毅力,是所有时代都不会忘记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