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的HR奇遇用幽默治愈人心天下可得也
2014年10月,前身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彭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彭蕾在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部工作了十余年,却鲜有她在HR管理方面的深度文章。唯独能找到的,是她2010年底的一次演讲。这份演讲中,她分享了关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独到见解,这些观点,在今日看来依旧振奋人心。
相信彭蕾的故事会激励很多女HR前行,柔治天下亦能得天下。以下是她的演讲内容:
阿里巴巴既现实又理想
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成就阿里梦想?其实,阿里巴バ是一家很现实的公司,也是一家特别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当前,对于阿里的评论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神化,要么妖魔化。
外界评论说,阿里巴巴是个神话,是一个梦想驱动的公司,每个员工都以公司为家,不知疲倦……种种这些在我看来是极端,也是误读,因为今天所有的公司里面,都少不了累、工作与生活平衡、理想和现实矛盾的问题,以及管理能力不足、员工觉得付出没有得到认可、跳槽情绪和意向……总之,一般企业存在的问题阿里也会有。
如果说我们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我觉得说对一半,但也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让人不太开心的事情。
另一种极端,是把我们妖魔化,最常见听到一个词就是“”。外界说我们特别会给员工,让他们进入企业之后,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知疲倦、不问回报,一门心思干活。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管理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如希望员工实现心灵和工作之间平衡,又如,我讨厌“职场”这个词,它让生活变得无趣,同时工作也不再充满情感和血肉。
让职场变情场
我们的时间中,有多少时间是在工作中的?我们与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成长吗?可以感受到快乐与丰富吗?可以感受到自我成就喜悦吗?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些元素,让我们的感觉不同呢?让“职场”变成“情场”。外界听到这个说法,就会觉得这是怪异。“工作就是工作,在那里付出后拿到回报,然后获得评价,该怎么样盖棺定论、秋后算帐、一笔一笔分分明明,这不就是工作吗?”没有人愿意关注情感上的归宿。
员工幸福感是个无解命题
还有一个常见的话,就是“神神叨叨”。我们在10周年的时候提出,“打造员工幸福指数”的概念,这受到了什么刺激呢?
世界上最幸福国家是不丹,该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游客门槛甚高、高费用,因为不丹国民不希望被打扰。不丹除了拒绝发展旅游业,也不会找其他产业大力发展,由于封闭国民普遍比较贫穷,同时宗教信仰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幸福国家是否真的能找到互通元素?
从不丹例子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幸福感是一个很主观的事物,所以定义一个指数相当给自己上了套,但就算是无解,对我们来说还是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些启示或方向。
HR要接地气
今年(指2010年)1月份,我正式从做了十年的HR部门转到了业务部门,如果给我2010年的主题的话,我最恰当的话题应该叫做“弃文从武”。
站在战略层面很难接触到地气。我曾经做过许多事情,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我发现,现在站在业务岗位上思考,比起以前站在圈子内思考,更容易理解问题所需解决的是什么。而且现在我的立足点已经完全改变,从而更好地发挥我的作用,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或仅仅处理日常事务而已。我奉劝各位HR,一定要尝试去接触那块土壤,那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手段。如果你只是个坐在办公室里的HR,那可能你还需要重新审视你的角色,你是否真的属于那个位置?
这也是我想要传达的一个信息,即使是我这样的人,也必须不断学习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当你决定离开你的舒适区时,你将发现真正在等待你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你需要学会如何利用那些熟悉但又限制性的框架来帮助你超越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束缚。你知道,当人们开始了解更多,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并开始探索新可能性。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心态变化——成为那个不断学习并适应新挑战的人类形象。
用触碰心灵方式管理人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我曾经是一个活跃在内心里世界的人。我两年前设定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触碰人的方法促进个人以及团队及组织增长,从而推动业务增长,为更多人创造价值,让更多人的生活更美好。但怎样才能找到这种方式,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呢?怎样引导人们成为身心平衡同时又积极乐观进取的人们呢?
艺术能够触动人类最根本对美欲望的地方,但是这一切似乎与我们的日常任务何干?
尽管如此,我尤其渴望,而且相信,在我们的环境中营造一种氛围——既共同劳作,又共同生活;既享受相同精神领域,还享受相似的快乐。那时候,我们的心灵将放松下来,可以清晰认识周围伙伴,更热爱生活及其它,与此同时,即便每天仍然朝九晚五,每结束一天仍然筋疲力尽,但这所有累都仅限于身体层面,我们的心灵没有纠结。
这便是我过去设下的美好愿景。不过,无论哪种形式,无论简单还是宏伟的大型项目,都应该一点一滴构建起来。
不过经过近半年的体验以后我已经停止提及这个愿景了,但它并非不存在,它只是藏匿得更深了一些,它既深植于每个人的心里,也隐秘地融入到我们的组织力量之中。它由众多个体构筑完成,而不是几个领导者的设计或制度布置。此外,将这一梦想实现,不仅需要自顶向下的努力,还要求自底向上的行动。
因此,无论您处于何种角色,您都应当成为推动这一过程进行者之一,并且不要忘记,在您的旅途中,您都是创造者也是参与者。一旦您接受这一责任,您就会发现生命中的意义远比您曾经预期到的要多广阔得多。而对于那些尚未踏入这条道路的小伙伴们,请继续保持你们对未来的渴望,对知识、新思想、新技能以及任何可能带来改变的事情保持开放的心态。
最后,请记住,没有谁比别人才懂得如何迈步前行,只有人生一次冒险。不过,如果您选择冒险,那么请不要害怕犯错,因为错误本身往往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