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典励志故事善挪者赢
善“挪”者赢:从北大方正到互联网巨擘的周鸿祎故事
文/蒋骁飞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年轻人怀揣着对软件世界无限憧憬的梦想,毅然决定放弃了那些看似稳固但内心空虚的银行工作。他的选择是北大方正,那里不仅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更有着对研究生们开放的大门。然而,当他踏入那家公司时,他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挑战——800块钱的一个月工资,以及在一间地下室仓库中寻求片刻安宁。
但这并未阻止这个年轻人的脚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程序员逐渐被提拔为主管、部门经理、研发中心副主任乃至事业部总经理。在那段时间里,他成为了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达到了极限。他告诉人们:“我已经学到了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我想要更多,我要做出改变。”
于是,在事业风生水起之际,这位年轻人作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职位。这一决定让许多人困惑,但他坚定地回答道:“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想干互联网,我要追随我的梦想。”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创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而当时他只有28岁。
经过几年的奋斗,这个公司迅速崛起,其实名服务覆盖了当时中国90%以上的人口,每天使用量超过8000万人次,并拥有超过60万企业客户。在市场上,它占据了40%的地位,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但这个不安分的心灵并不满足于此。
不久后,这位创始人再次站出来,将他的公司出售,然后加入雅虎担任中国区域总裁。两年的经历之后,他再次辞职,并成立了一家天使投资基金,以帮助更多创新型企业实现他们的价值。接着,在2006年8月,他又投入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最著名产品之一就是360安全卫士。而2011年3月,当奇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时,他以5.8亿美元成为了一名亿万富翁。
今天,我们知道这个不断“跳槽”的传奇人物是谁——他便是周鸿祎。在余秋雨的话语中,“流动”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当你的思维和思想能够自由流动,你就能避免思维定式;而当行动和思想齐聚,一起“流动”,那么生命将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周鸿祎证明,只要肯用脑子,就不会陷入简单重复,而是在痛苦坚持中积累出属于自己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