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中国十大杰出90后做成事情的4大能力
在一次交流中,有一位同学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俞老师,要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具体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要把事情做好,至少需要掌握以下四种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有获得他人信任的能力。无论我们要做什么,都必须让别人觉得我们是可靠的人。这不仅仅依赖于我们的聪明才智或外表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品和诚信,以及在紧要关头能够无私帮助他人的态度,只有这些因素相结合,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信任。
其次,我们必须具备尊重他人并通过尊重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沟通并不仅仅是传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被尊重的情况。当今社会,无论未来的你将成为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在与人交往时,你是否能够平等地交流,并给予对方必要的尊重,将决定你的成功程度。如果一个人不能尊重别人,他也很难自我尊重,从而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
再者,我们还需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不意味着大学期间成绩如何或者阅读了多少书籍,而是一种持续更新思想、改变观念、提高觉悟,不断以新知识来补充自己思维体系的过程。你既要能吸收知识,也要知道将之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从周围的人那里学习。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这两句话概括了学习多元化的手段。虽然许多时候,是通过“碰撞”获得新的思想,但阅读书籍是一个获取思想宝库极好的途径之一。而行走千里,这便是在现实世界中的探索与体验。在此基础上,你可以进一步“阅”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人物,也就是对一个人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也是从他们身上学到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领悟力的培养——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以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思考与领会。这意味着将所学知识、读过的书籍、经历过的事物,以及名师指引,再加上个人的理解,最终通过探讨使思想层次得到更高提升,这正是学习本质的一部分。
最后,一定不可忽略的是判断力的培养。在某些情况下,当人们贬低某个人时,他们可能会说这个人缺乏基本常识或者非常天真,其实这只是说明该人才没有足够强大的判断力去面对未来事件。当机会尚未来临时,就能预见并准备迎接;当危机发生后,又能有效应对并抓住机会;但如果连最简单的事情都无法处理,那么这种缺乏判断力的行为就会导致个人陷入困境。而选择正确时间做正确事,即使你的判断正确,但如果时间不对结果仍然可能错误,因此恰到好处地把握这一点,就是考验你判断力的一个标准测试。
除了以上四种关键能力之外,还存在其他许多必需技能。但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功,您就为实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让自己逐渐远离平庸,为未来奋斗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