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三大智慧盖茨如何在中国社会中学习这些名人励志故事
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三大智慧: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寻找励志故事的简短篇章
每当我有机会与微软、盖茨基金会等领域的同事交流,我总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学习和领悟的一些东西。上个月,我前往了奥马哈参加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这不仅是一场充满乐趣的盛会,更是我能从沃伦·巴菲特那里汲取智慧、洞察他思维方式的地方。
多年来,我从沃伦那里学会了这么三件事:
投资不仅仅是投钱
人们向沃伦学习第一件事当然是他的投资理念,这一点很自然,因为他拥有令人惊叹的投资业绩。不幸的是,很多人只关注于投资,而忽略了一点:巴菲特拥有一套强大的商业思维框架,比如寻找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这条护城河是否萎缩还是增长。他说,一名股东必须像自己拥有整个公司那样思考,寻找未来的利润流,并决定什么是值得追求。你必须有勇气超越市场情绪,不随波逐流,因为你要利用市场犯错时抓住机会——找到被低估了的公司。
我不得不承认,当我第一次遇到沃伦,他那样的思考框架让我印象深刻。我是在一次由我的母亲组织的小聚餐上认识他的。当时我还想:“为什么要看这个炒股的人?”我以为他只是依靠各种市场信息做决策,比如销售额、价格曲线等。但当我们聊天后,他没有问这些问题,而是开始询问微软的大局面问题,“为什么IBM不能做微软的事情?为什么微软盈利性好?”这让我意识到他对商业的问题触及更深层次。
利用你的平台,写一封信
许多企业都写给股东们的一封信,但沃伦因为他的这种 shareholder letter 而闻名。部分原因是他的幽默感,也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认为阅读他的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投资(他们其实没错)。但这是也因为他说话坦率,有时候批评股票期权和金融衍生品之类的事物。他不害怕站队,即便支持加税,对个人利益也有影响。
这启发了我开始撰写关于盖茨基金会工作年度报告。在过去,我也有类似的习惯,不过写信给我提供了一种每年一次坐下来解释我们经历过的事好的和坏的事物。
意识到时间宝贵
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买不到时间。在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沃伦对此非常敏感。他不会让日程表填满无用的会议,同时又慷慨地花时间给那些他信任的人。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予那些在伯克希尔工作的人,他们打电话,他就接听。这虽然可能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忙碌的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很幸运,在与巴菲特交流中获得了大量价值,不只是针对微软的情况。当梅琳达和我启动基金会时,我们也向他咨询过,最多讨论的是慈善事业如何像软件一样,以独有的方式产生影响力。这一点证明了巴菲特世界观上的独创性:进攻贫穷和疾病也是建立一种业务,就像其他任何一种业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