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的汪国真面对山林间的孤独与自然的考验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探险的心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的

  • 励志名言
  • 2025年02月26日
  • 在那个年代的汪国真,面对自然的考验,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探险的心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的励志故事,在风景如画的大地上,被铭记于千万年。 1971年,15岁的汪国真初中毕业,此后在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度过了7年“三班倒、开铣床”的工人生活。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传来,心有不甘的他凭直觉感到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1978年9月,汪国真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时年22岁。他感到他的好日子来了。

在那个年代的汪国真面对山林间的孤独与自然的考验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探险的心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的

在那个年代的汪国真,面对自然的考验,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探险的心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他的励志故事,在风景如画的大地上,被铭记于千万年。

1971年,15岁的汪国真初中毕业,此后在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度过了7年“三班倒、开铣床”的工人生活。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传来,心有不甘的他凭直觉感到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1978年9月,汪国真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时年22岁。他感到他的好日子来了。

大学期间汪国真成绩一般,“我做事凭兴趣,对分数历来看得不是很重,特立独行,但并非性格古怪的。”他开始写作,形式是诗歌。在食堂吃午饭时,他收到了《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他的诗歌。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他常去阅览室,将作品像撒网一样撒向全国各地的报刊。

1986年的《热爱生命》先后寄往北京、四川两家报刊均未采用,但第三次投稿后才中,并被收入1988年的《读者》期刊为卷首作品。他开始收到读者来信,让人感觉到影响力已经扩散开来。

1990年的《年轻潮》,首印15万册,再版60多万册,“年轻”系列印数总计超过100万。库存卖光,还有很多人在排队。在上海,他的一本诗集曾一个上午卖掉4000多本,有记录。此时,这位名人的书籍销量已达一两千万以上。

他所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应付每天给汪国真的几百封来信,将收发室人员由1个增至3个。“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内容都有”,包括诉苦、求爱等内容。他受邀去全国40多所院校讲学,其中北京30余所,由于演讲后学生纷纷冲上来要求签名,加强安全措施成为必要。

短暂地,他把新体诗推到了顶峰,不仅如此,他还尝试书法和音乐创作,最终成为了书法家和作曲家的身份。而且,他还擅长绘画尤其是花卉与墨竹,并计划完成400首古诗词配曲,只完成300余首。但他仍然希望继续深入其中:“我会花点时间,在画画这块钻研一下。”

对于跨界艺术领域的问题,即使有人认为他的跨界只是追求世俗成功而非灵魂之争,但即便如此,那阵势还是让人目瞪口呆。当今社会虽然口味转变,现在更多的是伤感、孤独或旖旎之作,而不是过去乐观积极促人深省那种风格。但即便如此,也有人认为此乃新诗悲哀,因为自1992以来,没有哪个人能再次引起这样的巨大反响。不过,如同江山代出才子,每个时代都可能出现这样的人物,他们虽不能永远占据某一领域顶峰,却能留下不可磨灭的地标性成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