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正能量明星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

  • 励志名言
  • 2025年02月27日
  • 文/张宏杰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凤。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

中国最具正能量明星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

文/张宏杰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凤。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他独僻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即“争夺武昌,再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最终攻陷天京”。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不仅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胜利,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而成功的事业。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在自古功臣中,他像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他剿灭太平军之后,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先机,从容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基础——湘军。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深通官场韬略,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如同太极高手,将各种难题化解于无形之间。这一点被他的秘书赵烈文记录在日记里。当时李鸿章协助攻打南京,而李鸿章既怕夺走曾氏兄弟首功,又希望推卸抗旨责任,因此私下解释和做各种动作。而曾国藩则回复皇帝以辞气卑约的奏折,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其言语恳挚而恰当,使李鸿章的小算盘显得浅显易见。

这只是对其几点展现的一面,但足以看出与众不同的“拙”,成就了他的非凡精明和卓越。此外,他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全凭的是那种“笨劲”。父亲要求他,要么不懂上句,要么不懂下句,不要搞错每个字,每句话。不完成那一刻,就绝不会让自己休息。他没有什么技巧或者捷径,只知道有一条路走到底,不撞南墙就回头。这份学习方式,让他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超乎常人一般培养起来。

经历了一番苦学之后,他发现拙有它好处。那些笨拙的人因为缺乏智力资本,所以比别人更虚心;因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所以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由于没有学会取巧,当遇到问题只能硬钻过去,所以不会留死角。而那些聪明人的问题恰恰相反,他们宁愿绕圈子走,而不是直接面对困难,这样他们建立起来的基础就会松散多端。而真正成功的人,却是扎实地做好每一步工作,然后才能顺利前行,也就避免了遗弊产生。

虽然早年考秀才考九年,但只要开窍过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畅。他第二年的秀才考试即获得进士资格,又四年内再次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入仕途中的同学们,却连举人都未能取得任何成绩。他总结经验说,这一切得益于自己基础坚固,因此主张通过困勉之功来读书立志,以确保稳步前行且避免遗漏细节。

对于战争方法,更是体现出了这种素质。一生善用愚兵、简陋兵法,不擅长使用诡计谋划。

他的战斗风格简单真诚,用尽所有可能的手段去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以及战斗部署、供应线索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为每个环节都计算到了计算透彻,然后才能决定开战。

同时,对待待人的态度也一样以诚待人,以拙为用。他要求自己,“不要讲豪言壮语,不追求虚名”,做事的时候,“情愿让别人才占便宜(宜),断然不会占别人的便宜(宜)。”

尽管如此,与其他许多贤达不同的是,有些伙伴开始挑逗嘲讽甚至试图损害他的声誉,如左宗棠,以及一些时候欺骗或利用他的信任,如李鸿章。但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纯朴的心态和行为,从未报复或伤害任何一个人,因为爱惜人才和忠诚朋友这一点使得李鸿章直到晚年仍旧感激涕零地称呼其为老师。

因此,无论是在家族兴衰还是个人品德方面,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原则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情境中,是这些基石般坚定的原则让某些关键时刻成为转折点。

当然,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需要探讨,那就是思维方式。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思考习惯往往倾向于直觉性理解重视体悟与类比,而轻视逻辑分析过程。这导致很多知识分子思想飘渺模糊,有时候会忽视区分真理与谬误之间微妙差距。

然而西方文化却更加注重实证主义和严密逻辑思维,它通过从事物间差异开始逐步扩展差异分析,并最终达到精确量化及创新,从而发展出了具有高度理性思维特性的学术体系。

在此意义上,被认为是一位典型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人物类型,因其所展现出的智慧力量影响深远,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一个例证,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许多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来提升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处理问题能力,以期实现更加全面的个人发展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道理应用到生活各个领域,那么相信一定能够带给我们巨大的启示与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