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你一定得了怕麻烦这种病仿佛一场无法治愈的疾病每天都在你的心头蔓延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你一定得了怕麻烦这种病仿佛一场无法治愈的疾病每天都在你的心头蔓延

文/王大纯

昨日,在群间提出了一个问题:除了现职,你还拥有什么第二技能能养家?有人回应说,有兼职之事,但主要工作未做,便专注于兼职。另有者则坦言,无一技之长,连自我喜好亦不知。

几个尚未毕业的学弟妹们忧叹:“每日除了课时,我便在宿舍消磨时光,观看美剧、浏览微博,我似乎已无所喜爱。”蔡康永曾语:“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18岁遇知己约游泳,说‘不会’;28岁英文难,又错过良机。”

人生前期因嫌麻烦而懒惰学习,最终可能错失动心的人与事、新风景。而你,只是因为害怕麻烦,而错过了所有可能喜欢的事物。

从一开始就畏惧困难,不给自己机会,即使不觉,也被这畏惧拒绝了所有可能喜欢的事。怕麻烦真是一种疾病,它悄然侵蚀着你的内心世界。

朋友邀请你尝试游泳健身,你却说“太累”,又要洗澡又要携带衣物和吹干长发。你同事建议一起学习跳舞,但你推脱,“下班后跑教室”太繁琐。不仅如此,不怕麻烦的同学成了影评作者,不怕麻烦的朋友考得游泳教练证,不怕麻烦的同事变成随时跳舞者的灵魂。

摄影、法语、长跑写字,你都因为害怕而拒绝。吉他设计编程旅行陶艺插花搭配,都让你退缩。本来有许多机会发现自己真正喜好的瞬间,却因畏惧而错失。

最后,还会抱怨:“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看起来那么顺利呢?他们既能把工作做好,又能将喜欢的事情当作副业进行,那我连一个喜欢的事都没有。”但其实最牛的是,他们将自己的喜好转化为职业,从中获得生活支持。

如胡晏荧,他从中文系毕业,再到国外深造摄影,现在成为了一名陶瓷匠。他不止一次向我们展示,只要勇敢追求,一切皆可成真。

易小星,在2006至2011年间仍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同时晚上录制视频,直至开设公司拍电影。他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可以超越传统角色。

KK,她曾经走红T台,却发现她真正热爱的是编程。她报读编程班,从零基础学习,并且进入纽约大学相关专业深造,为成为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这正是那些成功人物的心态——不满足于平庸,让自己的激情焕发光彩。

我们并不需要把这些兴趣像他们那样发展,最起码可以让自己快乐。那许多喜欢的事情,其实都是从不畏惧开始的。我表姐最初只愿意睡觉,是个典型的避免努力者。但她学会了古筝,现在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弹两首助兴。她找到了快乐,而这个过程也触动了她的内心世界。

我的朋友也是一个极端例子,她对美食总是犹豫,因为她害怕付出代价。但终于拖着去参加钢管舞课程,她竟然惊人的驾驭能力,使她成为钢管舞的一员。在这个浮躁社会,有一种简单快乐胜过一切。她可以用烹饪或收拾房间安慰自己,这些小确幸,就是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得到了这种恐怖病症,我们必须治疗它。这不是癌症,也不是贫穷,更不是某种灾难性的疾病,而是一个常见的心理状态和习性。如果能够克服它,我们才能享受更多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没有什么比自我安慰更幸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