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王15秒见证低调总裁的辉煌
他从不打广告,不见PE,接受采访…… 他旗下15万员工,巨额釆购了IBM的信息、人力管理咨询服务方案和糸统,他始终做小件快递。 他是“火星人”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速运掌门人王卫。 王卫,20年前10万元起家,今天年营业额几百亿,自有货机11架;与员工分享利润,一线员工有月薪上万;一直在创新(三月没创新会觉得危机四伏);工作狂,每天工作14小时;实干,定期下基层;低调,员工都不认识他;强势,胆大,先后9次抵押家产。 顺丰,是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巨头。这家公司即将迎来20周年庆,但外界仍对它知之甚少,他无疑是一家另类低调的企业。 “水货佬”垄断通港快件
王卫有一句话:顺丰的一线收派员“才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也是收派员出身,并曾经做过“背包客”。
1971年,在上海出生于一个空军俄语翻译父亲和江西一所大学老师母亲的家庭中,他7岁时随父母迁往香港。他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在广东做起了印染业。
1993年3月26日,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当时正值南巡影响下的香港8万多家制造厂迁至内地,大量信件和货物流向香港珠三角之间急剧增加。一开始,他受人之托,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夹带点儿货。当这个东西越来越多,用拉杆箱也装不下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1993年3月26日,与父亲借了10万元钱注册了顺丰速运,这是一个只有6个人的小公司。而他的店面位于深圳太子的砵兰街,那里租了一些平方米的店面专替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他并没有很大的财务支持,但却拥有坚定的决心及足够的智慧去应对挑战。
当初,“别人70块一件货”,他们只收40块,这样的策略吸引了大量客户,并且迅速让他们成为这一地区的事实标准。在这种疯狂增长的情况下,他们很快便扩展到了整个珠三角地区。但同时,由于野蛮成长,他们一度被视为“老鼠会”。
随着时间推移,从1997年的通港公路上的70%都是他们自己独占的情景发展至今,他们已经成为了国内高端快递市场中的领跑者之一。
然而,即使在这样辉煌的地位上,他们依旧保持着极其谦逊的一面。在2002年的转折点上,当非典爆发导致航空业务萧条时,他们通过购买5架飞机并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独立路径。
此外,对于计件晋升管理15万人的制度来说,它不仅保证了每个人的收入稳定性,还促进了团队合作与效率提升。此制度也是很多同行眼中的奇迹,因为它能够激励每一个人都像个人老板一样去努力工作,同时又能保证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尽管如此,有关他的故事还远未完结,比如关于如何以更专业化、标准化的手段提高效率,以及如何维护这份成功所需的心态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