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励志故事网上35岁月薪4500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活着他们不被社会所嫌弃
文/沈小星
前天,一个朋友事业到了瓶颈期,找我咨询如何赚更多的钱。我管他叫李哥,今年35岁。目前正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4500,没有奖金,没有年终奖,干了三年。
他对我诉苦:我这年龄出来找工作真是太难了。
李哥在四月份面试了8家公司,全部被Pass掉了。其实他给几十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最后给他机会面试的公司只有8家。
35岁的人找工作,就这么不受待见么?
是的,职场上有一种现象:35岁现象,有很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标注年龄在35岁以下。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能够理解这样的偏见,有时候偏见存在,即意味着合理。
为什么35岁的职场人被人嫌弃呢?
首先是体力:三十多岁的人,大多已经在职场上被压榨了多年,身体已经没年轻人的那么耐干了,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注意保养了,而那些愣头青能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还乐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已经有了一些家庭,这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心理负担和生活责任,比如孩子、老人的照顾等。而那些刚毕业或者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更专注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受这些外部因素影响。
再者是潜力:很多公司宁愿给新人涨薪1000元,也不给老员工涨500元,因为年轻人的可挖潜力更大,而中年的成长空间相对较小,而且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人脉资源和新鲜血液带来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广阔带来的竞争优势。
中年职场人的最大优势是经验、人脉、资源。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新的技能提升或业务拓展,那么这些优势也可能变成累赘而不是资产。除非你可以自己带客户或资源过去,并为新公司带来实际收益,不然还真难以找到满意下家的机会。
最后还有掌控力的问题。在职场上待久了,或多或少会沾染上一些职场老油条习性,没有像初入职场时那么听话且容易塑造。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宁愿选择那些更加灵活适应变化且容易塑性的新鲜血液而非资深员工作为核心团队成员的一部分原因之一。此外,当资深员工尝试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时,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从而影响整体绩效与创造性解决方案开发能力,使得原本想通过经验传递增强团队核心价值观却反而造成负面效果,最终导致个人无法实现其专业技能与个人价值观的一致性,从而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因而最终成为替换对象,无论是在激烈竞争还是快速变化环境下的挑战之下都显得尤为棘手,因为当别人才华横溢并迅速崛起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逐渐落后并开始感到焦虑不安,同时意识到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保持与时代同步进步才不会让自身处于劣势位置。
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它只是一种趋势,是我们需要调整策略的一个信号。如果你是一个希望改变命运、打破常规走向成功的人,那么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你可以考虑进一步教育你的本科学位,加强你的专业技能,与同行建立联系网络,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你的专业形象,以及积极寻求新的职业机遇。在这个过程中,要勇敢接受失败,不断学习和适应,每一次经历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当你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时,请记住,即使是在艰难困苦之际,只要坚持不懈追求梦想,你总能找到通向成功的大门。
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的未来编织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