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我们曾经历过生死边缘的艰难时刻
为了偶像而努力的名人
在中国商业史上,1984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创业时间窗口。这一年,王石创立了万科,而柳传志则在这个年份中创立了联想。柳传志,当时已经40岁,是一位知识分子,他决定踏出舒适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面对生存危机,柳传志曾经不惜蹬着三轮车去卖货,以此来维持生活。他的这种坚韧和勇气,不仅是他个人的品质,也成就了联想集团今天的辉煌。
然而,这段旅程并不平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对电脑进口额度和关税进行了严格控制,这对于刚起步的联想来说是一大挑战。但是柳传志并没有放弃,他积极争取进口批文,并且坚守底线,“法律手续必须完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0年戴尔以直销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这给联想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人都认为戴尔将成为联想的“克星”。但是柳传志并没有认输,他制定了一条两边作战策略,一方面准备与IBM进行并购谈判,一方面集中火力对抗戴尔。他深知,只有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百战不败,因此他改变了联想原本的分销模式,将其改造成“双模式”,既做大客户,也做商业客户。
经过三年鏖战,最终联想打赢了这场硬仗,并且收购了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这一举措震惊科技界,但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当2008年公司出现亏损时,即使退居幕后的他也重新卷入事务中,用他的经验和智慧帮助公司重建信心,并最终扭亏为盈。
通过这些艰难历练,以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柳传志成为了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证明了一点:只有不断地努力、坚持下去,无论遇到多少坎坷,都能迎刃而解,最终达到成功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