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的HR人生笑傲江湖亦可治世明道
在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成立了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彭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这是她在HR管理方面的新篇章。然而,她十余年的工作经验中,只有那一次演讲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这次演讲发生在2010年底,那时,我们可以重新感受她的独到见解,这些观点至今仍然振奋人心。
相信彭蕾的故事会激励很多女HR前行,柔治天下,亦能得天下。以下为彭蕾演讲内容:
阿里巴巴既现实又理想
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成就了它梦想?其实,阿里巴巴是一家很现实的公司,也是一家特别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在外界评论中,有些人神化它,有些则妖魔化。人们对其评价极端——要么认为这是一个梦想驱动、员工奉献不计较回报、如同打了鸡血般不疲倦和满足的一家企业;要么认为这只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地方,其中存在着累、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以及管理能力不足等。
如果说阿里巴班是一个有梦想的公司,我觉得说对了一半,但也确实存在一些让人不太开心的事情。如果外界把它妖魔化,说它特别会给员工,不知疲倦却没有回报,那也是误读。我坚持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希望员工实现心灵和工作之间平衡。而我讨厌“职场”这个词,因为一提到这个词,就使生活变得无趣,工作也失去了血肉和情感。
让职场变情场
我们可以算一下,一生中多少时间是在工作中的?同事们相处时间比与父母相处还多吗?如果你感觉不到自己心灵上的成长或快乐,你就会发现工作非常痛苦每天早上醒来想到那些老面孔和臭脸,还要面对许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能有什么动力叫你起床呢?
所以,让我们让“职场”变成“情场”。听到这种说法的人可能会觉得我们很怪,“工作就是付出后拿回报,然后获得评价,该怎么样盖棺定论、秋后算帐、奖赏惩罚,一笔一笔分分明明,这不就是工作吗?”没有人愿意关注情感上的归宿。
员工幸福感是个无解命题
还有一个常见的话,就是“神神叨叨”。我们在10周年的时候提出“打造员工幸福指数”,这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呢?因为随着新员工年龄结构变化,我们理解员工心理能力已经有限。幸福感本身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世界上最幸福国家是不丹,该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门槛高昂且费用昂贵,因为国民希望被打扰少。不丹拒绝发展旅游业也不愿找其他产业大力发展,由于封闭国民普遍贫穷,同时宗教信仰普遍存在,最终结论是:幸福很主观,所以定义好难,对于阿里来说,即便是无解,对他们来说还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HR要接地气
今年(指2010年)1月份,我从十年的HR部门转到了业务部门,如果给我的2010年定个主题,我最恰当的话题将是“弃文从武”。站在HR位置思考,现在站在业务位置思考,以前的圈子内思考,现在圈子外思考,这个转变带给我很多体会和方向,其中有些看似矛盾但正是这些矛盾成为我们的进步动力。我最大的体验,在于:身在战略层,看起来很难接触到地气。但是我现在才发现,每天朝九晚五虽然累,但心里没有纠结,是因为我做到了接地气,而且发挥出了作为战略伙伴作用。
用触碰心灵方式管理人
我的两三年来一个理想,就是找到一种触碰人的方式促进个人以及团队组织增长,从而促进业务增长,为更多创造价值,让更多更美好生活。这怎样找到这样的方式,把积极向上的能量激发出来呢?怎样引导大家成为身心平衡同时积极乐观的人呢?
艺术能够触动人的最根本美之渴望,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之是否相关似乎没什么关系。但我特别希望,也相信可以营造出一种氛围——一起工作同时共同生活,与相同精神领域共享。在这样的氛围下,可以放松的心灵更加清晰认知周围伙伴,更热爱生活同事及职业尽管每日朝九晚五筋疲力尽但所有累只停留身体层面心理未曾纠结
这就是我曾经设定的美好愿景。而追求一种触动人的方式,让更多拥有美好的生活体现自我价值,这种理念早已几千年前就有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阿里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想要成为帮助一千万中小企业成长,为10亿消费者提供购物服务的大型企业。这都是我们的梦想,无论简单还是伟大,都需要一点点构筑。不过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我已经不会再提及这个梦想了,它并非不存在,只是在更深层次藏匿其中,并且深植于组织力量中,而不是靠几个人的设计或制度植入实现,而是自下而上去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