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女性百人铁娘子董明珠展现工业精神在吃苦中的坚韧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搏击商海20年的“铁娘子”从容淡泊,从普通销售业务员到知名女企业家,董明珠说,要有“吃亏的工业精神”,这在这个人人想赚快钱的年代,显得“不合时宜”。董明珠,全球最大家用空调生产企业格力电器的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渴望用吃亏的工业精神,支撑铺设一条“中国创造之路”,她说,格力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将成为服务于全球的企业。
专业化中的多元化
几年前就有人担忧格力走专业化已经到“天花板”了。没想到,格力的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反而更快了。从1991年到2001年,格力的产值从4亿元做到56亿元;从2001年到2010年,格力的产值从56亿元做到600亿元;2011年格力的产值将增加200亿元至800亿元。
董明珠说:“我们发现走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别人担忧格力的业绩能否可持续增长,她却认为,关键在于能否创造新产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如果可以,那么企业才具有可持续性,不然多元化也不可持续。
对比于两年前,格力有了更清晰的战略定位--早日成为全球制冷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局限于空调,但仍然坚持专业化路线谋求“专业化中的多元化”。
现在除了飞机上的空调,在任何环境下的空调,都能生产,比如远洋货轮上的空调。正从家用空调拓展到商用空调产品,从公共环境拓展到了特殊环境。
另外,也一直关注高精尖产品,如上游电机、压缩机。中国电机还没有领先恰好能够自主创新,所以同时推动产业向前一体化。
我们今年可以做到800亿,以每年增长200亿算,要做到2000亿规模,也还需要6~7年的时间,所以会坚持专业方向。在制定战略时,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公司走向世界,用产品来改善人们生活,我们追求的是不是要打败谁,而是相互促进。如果怀着要挤垮谁的心态,是低级竞争;如果怀着改变人们生活理念,则是愿意与大家共同发展,在竞争中相互取长补短。理念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有人说专卖店单品太少影响经销商业绩扩张和积极性。但是董明珠认为,并非产品多少决定渠道活下去,而销售渠道真正活下去靠的是服务意识和产品品质。“你只要你的产品好、服务好,即使店小,也会有市场。”
核心技术是脊梁
在家电业多元成风的情况下,一些同行选择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快速发展。但对于董明珠来说,这种方式并不重要,“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的团队。”
2010年的投入30亿用于技术研发目前已建立三个研究院,有4000余名研究人员,在更高端层面进行研发。“早几年,我们投入很多硬件软件人才方面的问题,有人问这些是否收回来了?”但她透露,“现在与第二名相差250亿,这个收效已经慢慢体现出来。”
曾有一句话:“不创新就等死,对创新找死。”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业绩之间良性循环?她认为,“创新任何时候都不能急功近利,有社会责任感心才会冷静”。
其实,对于技术创新的感悟也有一个渐变过程。她曾认为,只要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好就是创新,现在则认为,只有你的产品改善了别人的生活,你有独创的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才叫真正的大胆思考、“乔布斯伟大之外正是在于他改变了人们生活”。
虽然如此,她并不觉得自己应该满足,更何况有的国外同行已经历史悠久,所以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去吸取别人的长处。她强烈地表示,“管理精髓就在让每个员工都热爱公司。这是一种主动管理,而不是被动管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严苛要求。“管理不能片面人性化标准必须一致否则8万人的队伍就会溃不成军了。”因此相关制度必需存在。而管理创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制度。
谈及质量,她还有一个观点:“控制成本方面,要先把管理成本、生产成本抓好,再来工艺成本最后材料成本放在最后。”比如接待费可以按销售收入提取,但事实上只需要300万元而已。这充分证明了她的节俭理念,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质量保证客户满意度和口碑传播,为品牌树立信誉基石。
渠道模式核心在变
除了技术和品质,还有一个领域——渠道模式——也独树一帜开创独立专卖店系统,如今全球共计10000余家专卖店,其中90%销量来自其专卖店系统。此外,还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让消费者更加受益。她深信诚信合作才能保持整个生态链稳固,因为只有消费者的支持才能确保整个供应链顺畅运行。当所有参与方共同努力时,就像江河汇流形成浩瀚大海般强大无敌。而这样的经营哲学,便是诚信共赢,它既包括厂商间合作也包括厂商与消费者的协作,因为只有这样,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收益,最终达到双赢甚至全赢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她所展示出的领导魅力和智慧,使得她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之中,被后世称为传奇人物之一。而对于那些追求卓越的人们来说,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秉承这样的精神去拼搏,即便是在艰难险阻四伏的情形下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样的勇气与决心,将会带给我们无尽力量,与众不同的视角以及超凡脱俗的一生故事。